[实用新型]一种防抖动心电图电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6436.5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立;冯琴昌;魏晓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0621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抖动 心电图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抖动心电图电极片,其包括由上背衬和下背衬叠合而成的电极片本体,其中,上背衬的面积小于下背衬的面积,上背衬的内表面与下背衬的内表面相互叠合形成一圆形区域,下背衬与上背衬非叠合的部分形成一单向延伸的侧耳部,侧耳部上设有连接头,该侧耳部采用弹性可折叠材质;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头设置在侧耳部,可避免外力触碰或拉扯导联线时造成与连接头相连的导电胶与皮肤接触不良的问题,有利于保障心电监护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导电介质层与弹性可折叠的侧耳部配合使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导联线对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的问题,使得电极片本体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抖动心电图电极片。
背景技术
现有心电图电极片的连接头通常是设置在电极片背衬的中心,使用时,连接头与导联线的连接头相扣合,牵拉导联线很容易就牵拉到连接头,导致位于电极片背衬中心下面的导电胶与皮肤脱落引起接触不良,造成心电图干扰。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实用新型专利CN200720079806.X,名称为《一种可固定导联线的心电监护电极片》,该专利通过设置背衬尾,使用时,先接上导联线,然后将导联线顺势弯曲放在背衬尾上,再将背衬尾粘于背衬上面。
该技术方案中,虽然导联线固定在背衬尾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导联线在使用过程中对心电图的干扰。但是,电极片的连接头仍然是设置在背衬的中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导联线对电极片中心部连接头产生的不良影响,难以保障动态心电监护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可折叠侧耳部的防抖动心电图电极片。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抖动心电图电极片,包包括由上背衬和下背衬叠合而成的电极片本体,所述上背衬的面积小于下背衬的面积,上背衬的内表面与下背衬的内表面相互叠合形成一圆形区域,所述下背衬与上背衬非叠合的部分形成一单向延伸的侧耳部,所述侧耳部上设有连接头,所述侧耳部采用弹性可折叠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本体在圆形区域设有第一导电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背衬在圆形区域设有纵向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导电胶层设在所述通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下背衬在其内表面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导电胶层和连接头的导电介质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介质层的一部分位于圆形区域内,与第一导电胶层电连接,所述导电介质层的另一部分位于侧耳部,与连接头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介质层设置成碳膜层或银浆层,所述碳膜层或银浆层与侧耳部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介质层还设有第二导电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背衬在其外表面围绕第一导电胶层设有环形的粘贴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可以设置成导电纽扣或导电插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心电图电极片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本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侧耳部采用弹性可折叠材质,不仅可以方便使用,而且也可以节省空间。
第二,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头从电极片背衬的中心改为设置在侧耳部,可避免外力触碰或拉扯导联线时造成与连接头相连的导电胶与皮肤接触不良的问题,有利于保障心电监护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导电介质层与可折叠的侧耳部相配合使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导联线对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的问题,使得电极片本体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6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