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时监测路面结构层内含水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6857.8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0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恒宇;刘黎阳;刘红生;李屹;周冰阳;李帆;田里;郑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海威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监测 路面 结构 内含 水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测路面结构层内含水量的装置,多个预埋在路面结构层内部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竖直走向预埋在路面结构层中的预埋管,预埋管的下端固定有箍环,预埋管由多个穿线管和钢丝管组成,相邻两个穿线管之间通过钢丝管相互连接,穿线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嵌板,嵌板的下表面嵌接有湿度传感器。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检测单元并在路面结构层中进行均匀布局,尽可能全面的通过多个检测单元对路面结构层进行含水量监测,从而准确的知道路面结构层具体区域含水量的信息,有助于准确确定目标点,而且可以通过不同高度的湿度传感器监测路面结构层内部不同层面的含水量,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率,提高后期维护维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时监测路面结构层内含水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垫层。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同时受到降雨和气温变化的不利影响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层次。因此,与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垫层主要起隔水(地下水、毛细水)、排水(渗入水)、隔温(防冻胀、翻浆)作用,并传递和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应力范围内工作。
路面结构层内部如果渗入水分会导致路面结构层的使用寿命降低,而且在低温环境下水的结冰会使得路面结构层出现鼓包胀裂,从而严重损坏道路的结构,影响使用,因此能够实时掌握路面结构层内部含水量的信息十分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解决方案,从而有助于快速及时的对道路进行修补养护。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实时监测路面结构层内含水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测路面结构层内含水量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实时监测路面结构层内含水量的装置,包括多个预埋在路面结构层内部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竖直走向预埋在路面结构层中的预埋管,预埋管的下端固定有箍环,预埋管由多个穿线管和钢丝管组成,相邻两个穿线管之间通过钢丝管相互连接,穿线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嵌板,嵌板的下表面嵌接有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穿线管和钢丝管同轴固定连接,且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嵌板与穿线管相互垂直,且嵌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沿嵌板长度走向的卡槽,卡槽与对应的穿线管相连通。
优选的,湿度传感器卡接在卡槽内部远离穿线管的一端。
优选的,还包括数据显示器、纵向线管和多个横向线管,多个所述横向线管等间隔垂直连接在纵向线管上,且横向线管与纵向线管内部相连通,且多个检测单元通过预埋管下端的箍环固定连接在横向线管上,预埋管与横向线管内部相连通,湿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显示器相连接,且所述数据线穿过卡槽、预埋管、横向线管和纵向线管。
优选的,纵向线管与道路走向平行,并预埋在道路侧边处,横向线管预埋在路面结构层底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多个检测单元并在路面结构层中进行均匀布局,尽可能全面的通过多个检测单元对路面结构层进行含水量监测,从而准确的知道路面结构层具体区域含水量的信息,有助于准确确定目标点,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率,提高后期维护维修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海威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海威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6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