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7973.1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6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超;曹江;杨明学;王敏鹏;尹鹏;林浩杰;杨毅;易亮;龚浏文;王兴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风洞 拐角 段竖墙 框架 结构 | ||
1.一种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墙体内的预埋支座(1),与预埋支座(1)连接的移动导轨(2),与移动导轨(2)固定连接的架体平台(3),一端与架体平台(3)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4)与预埋支座连接的钢丝绳(5),设置于架体平台(3)下端的吊平台系统(6),设置于架体平台(3)上的后移装置(7),设置于架体平台(3)上并与后移装置(7)相连的模板系统(8),设置于模板系统(8)上方并与模板系统(8)相连的操作平台(9),以及用于整个爬模结构移动的动力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平台(3)包括通过与移动导轨连接的三脚支架(31),与三脚支架(31)相连的支撑平台(32),以及设置于支撑平台(32)远离墙体一端的平台立杆(33);其中,所述模板系统(8)安装于支撑平台(32)靠近墙体一侧,所述后移装置(7)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32)上,所述吊平台系统(6)与支撑平台(32)和三脚支架(31)均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平台系统(6)包括与支撑平台(32)相连的两根吊平台立杆(61),以及与两根吊平台立杆(61)下端固定连接的吊平台(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8)包括通过主背楞销子(80)固定安装于支撑平台(32)上的主背楞(81),通过槽钢(82)与主背楞相连的面板(83),用于锁紧槽钢(82)与主背楞(81)的活动扣件(84),一端与主背楞(81)连接另一端与槽钢(82)相连的主背楞斜撑(85),以及焊接于槽钢(82)上用于调节两块面板(83)之间距离的调节座(86);其中,所述操作平台(9)与面板(83)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移装置(7)包括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的导轨(71),一端与导轨(71)连接的液压缸(72),以及与液压缸(72)另一端相连的支撑杆(73);其中,所述支撑杆(73)另一端与主背楞(8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9)包括与面板(83)连接的多个挑架(91),与挑架(91)垂直相接设置的多根C型钢(92),架设于挑架(91)与C型钢(92)形成的网格平台上的钢跳板(93),与挑架(91)末端相连并垂直于钢跳板(93)设置的维护网板(94),以及设置于维护网板(94)内侧面上起加强作用的圆管挑架(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83)中部设置有对拉螺杆(96),所述面板(83)两端部对应设置有三角柱箍(97)和阳角斜拉座(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79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会计教学用便携工具盒
- 下一篇:一种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滚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