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墨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8127.1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3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月 |
主分类号: | B43L25/04 | 分类号: | B43L25/04;B43L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墨水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墨水瓶,包括墨水瓶、储墨室、定量装置和瓶盖,所述墨水瓶为右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且其下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挂耳的瓶装结构,所述墨水瓶上端中间固接有储墨室且储墨室中间设置有半圆形出墨口,所述储墨室上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定量装置由第一导墨管、第二导墨管、第一活塞、L型导墨管、弹簧、第二活塞、T型杆和L型卡槽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墨水瓶底部挂耳的设计既方便书写用笔的暂放,又加强了瓶身的稳定性,通过定量装置控制了储墨室内墨水的高度,解决了墨水蘸取过程中笔身和手易弄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墨水瓶。
背景技术
目前,墨水瓶是人们常用的用来盛墨水的用具,其多采用普通的柱形瓶装结构,稳定性较差,易打翻。在学生练习钢笔字或毛笔字的蘸取过程中,由于无法看清墨水瓶内墨水的多少和笔尖伸入的长度,墨水很容易沾到笔杆上,导致弄脏手和纸张。
在公告号为CN207875216U的一种具有擦除墨水功能的墨水瓶,通过海绵将沾在钢笔上的墨水进行擦除,且在海绵弄脏后,通过推杆推动推板,使设置在推板上的海绵汲取储墨室中的墨,使海绵上吸收的墨水稀释,达到清洁海绵的功能,储墨室环绕设置在墨水瓶的底部,有利于提高储墨室的内部容积,提高储墨室中的储墨量,使海绵能够一次清洗干净。但该装置清洗麻烦且增加了墨水瓶的重量,不便携带,因此有待改善。
综上,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墨水瓶多采用普通的柱形瓶装结构且蘸取过程中笔身和手易弄脏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墨水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墨水瓶底部挂耳的设计既方便书写用笔的暂放,又加强了瓶身的稳定性,通过定量装置控制了储墨室内墨水的高度,解决了墨水蘸取过程中笔身和手易弄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墨水瓶,包括墨水瓶、储墨室、定量装置和瓶盖,所述墨水瓶为右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且其下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挂耳的瓶装结构,既方便书写用笔的暂放,又加强了瓶身的稳定性,所述墨水瓶上端中间固接有储墨室且储墨室中间设置有半圆形出墨口,所述储墨室上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定量装置由第一导墨管、第二导墨管、第一活塞、L型导墨管、弹簧、第二活塞、T型杆和L型卡槽组成,所述第一导墨管和第二导墨管均为上下开口且内径与出墨口内径相同的半圆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导墨管固接在出墨口的正下端且其右上端固接有第二导墨管,所述第二导墨管上端固接在储墨箱的下端且其内部插接有第一活塞,且其右端固接有L型导墨管并与其相贯通,所述L型导墨管中上部与第一通孔内壁固接且其上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 L型卡槽,所述L型卡槽内卡接有T型杆且T型杆下端固接有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下端固接有弹簧,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产生负压,按下并正旋T型杆,第二活塞向下运动并推动第一活塞向下运动,墨水瓶内产生负压,墨水从第一导墨管沿出墨口进入到储墨室,反之墨水由储墨室进入墨水瓶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墨管长度为第二导墨管长度的2倍且其下端高于瓶底1cm,避免因墨水瓶内墨水的减少而减少单次的出墨量。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墨水瓶底部挂耳的设计既方便书写用笔的暂放,又加强了瓶身的稳定性,通过定量装置控制了储墨室内墨水的高度,解决了墨水蘸取过程中笔身和手易弄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月,未经吴文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8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折页闸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通道红外场景模拟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