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8896.1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潘郁;彭思远;夏兵;黄娟;黄羽松;赵岚;顾佩颖;郭玲;范李平;尹雯;余剑峰;周永煌;周宇;余超;高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3/3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手套 自检 装置 | ||
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底座、充气桩、充气密封圈、气泵、电磁锁、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与外壳下表面连接,充气桩设置于外壳内,底端与底座连接,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和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锁设置在外壳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设计,通过充气装置实现绝缘手套底部密封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手套完整性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过程繁琐,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易损坏手套,且无法强制操作人员检测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成功率高,不易损坏手套,可防止操作人员违规佩戴未检测手套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操作保护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作业中需要佩戴完好的绝缘手套,在使用前需要对手套进行完整性检查,以保证其绝缘性能目前检查绝缘手套是否完好的方法是:将手套朝手指方向弯曲,当卷到一定程度时,内部空气因体积减小、压力增大,手指鼓起,不漏气即为良好。
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检测过程较为繁琐,导致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很少会按规定进行检测;检测法中对手套的卷曲程度没有一个定量标准,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卷曲法对操作要求较高,要保证卷曲之后底部是完全密封的,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经常卷曲手套会加快手套的磨损。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快速方便检测手套完整性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设计,通过充气装置实现绝缘手套底部密封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手套完整性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过程繁琐,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易损坏手套,且无法强制操作人员检测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成功率高,不易损坏手套,可防止操作人员违规佩戴未检测手套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底座、充气桩、充气密封圈、气泵、电磁锁、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与外壳下表面连接,充气桩设置于外壳内,底端与底座连接,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和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锁设置在外壳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外壳包括盖板和壳体组成的中空透明块状体结构,其侧表面开有通气孔,盖板与壳体配合,可开闭外壳。
所述底座包括与外壳下底面连接的平板结构,部分伸出外壳,作为装置操作台。
所述充气桩包括底部与底座紧密接触的竖直中空柱状结构,其顶部开有气孔,气孔旁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充气密封圈为圆环状橡胶圈,圈内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电磁锁设置在盖板和壳体的连接处,同时连接盖板和壳体,控制外壳开闭。
所述信号灯包括红灯和绿灯,设置在操作台上。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测试按钮、解锁按钮和安全仓,解锁按钮设置在安全仓内,测试按钮和安全仓设置在操作台上。
所述安全仓包括中空的密闭空腔,设有锁和钥匙,用来保护解锁按钮的操作权限。
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底座、充气桩、充气密封圈、气泵、电磁锁、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与外壳下表面连接,充气桩设置于外壳内,底端与底座连接,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和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锁设置在外壳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设计,通过充气装置实现绝缘手套底部密封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手套完整性判断,操作便捷,成功率高,不易损坏手套,可防止操作人员违规佩戴未检测手套。
在优选的方案中,外壳包括盖板和壳体组成的中空透明块状体结构,其侧表面开有通气孔,盖板与壳体配合,可开闭外壳。结构简单,使用时,透明外壳可以方便从外部观察检测情况,通气孔用来平衡内外气压,盖板可以方便检测人员取放手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8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模块的束纤壳体及光模块
- 下一篇:一种超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