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衣设备用输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659.7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5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美华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4 | 分类号: | D04B15/54;D04B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衣 备用 输线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衣设备用输线轮,包括底板、支柱、第一侧圆板、圆轮和第二侧圆板,所述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相背离一侧的中间分别与两个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分别与底板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相对一侧中间分别通过转轴与圆轮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轮异于两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顶端中间卡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通过螺丝与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固定,所述弧形块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本实用新型具有输送纱线时对纱线限位,防止纱线脱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衣输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衣设备用输线轮。
背景技术
输线装置是针织机上的主要部件之一,在制衣的过程中,制衣所需的纱线需要通过输线装置进行输送。输线装置用来输送的主要部件是输线轮,纱线通过输线轮输送。
一般的输线轮在输送纱线时,由于纱线的快速移动导致纱线从输送轮上脱离,改变了纱线的输送放线,影响纱线输送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衣设备用输线轮,具备输送纱线时对纱线限位,防止纱线脱离的优点,解决了纱线的快速移动导致纱线从输送轮上脱离,改变了纱线的输送放线,影响纱线输送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衣设备用输线轮,包括底板、支柱、第一侧圆板、圆轮和第二侧圆板,所述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相对一侧中间分别通过转轴与圆轮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轮异于两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顶端中间卡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通过螺丝与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固定,所述弧形块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相背离一侧的中间分别与两个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分别与底板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块两侧分别卡接在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上,弧形块两侧、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上均开设有与螺丝相适配的螺孔。
优选的,所述弧形块底部两侧分别与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顶部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
优选的,所述弧形块底端与圆轮表面光滑,弧形块底端与圆轮表面接触但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弧形块和螺丝,达到了输送纱线时对纱线限位,防止纱线脱离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凹槽、弧形块和螺丝,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相对一侧中间分别通过转轴与圆轮的两侧中间转动连接,圆轮异于两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弧形块卡接在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的顶端,弧形块通过螺丝与第一侧圆板和第二侧圆板固定,弧形块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弧形块底端与圆轮表面光滑,弧形块底端与圆轮接触但不固定,弧形块底端不影响圆轮的转动,纱线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穿过,纱线放在圆轮上,输线时,随着纱线的移动,圆轮随之转动,在纱线快速移动的过程中会有偏移,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纱线限位,纱线不会从圆轮上脱离,从而保持纱线的稳定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柱;3、第一侧圆板;4、圆轮;5、第一凹槽;6、弧形块;7、螺丝;8、第二凹槽;9、第二侧圆板;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美华制衣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美华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