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987.7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彭红涛;杨钰铉;朱效荣;李百丰;于孟洋;宋君儒;田智勇;曾宪沂;宋子豪;马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方芳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护 混凝土 微波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包括微波炉本体、微波发射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功率与时间控制器,微波炉本体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设有箱口,箱门安装在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箱口;微波发射器安装在微波炉本体上,用于对放置在微波炉本体内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加热;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混凝土试件的内部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温度;功率与时间控制器分别与微波发射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实时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并实时控制微波发射器的发射功率和发射时间,以使混凝土试件的内部温度处于所设定温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控制微波加热时间与温度,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等组成的,在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构件拆模或搬运所需强度。在通过加热使混凝土强度能快速增长的方式上,传统的蒸汽加热技术是从外到内加热,加热是非均匀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加热过程中热量损耗大、效率低。而微波加热有不可比拟的优点:水分子在电磁场中的快速振荡,快速地将物体加热;混凝土温度升高,水化反应加速进行;使用微波加热能够使刚拌制的混凝土中的自由水蒸发速度加快,在较短时间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而现有的家用微波炉不能有效控制微波加热混凝土试件的温度,而且微波炉的内部空间有限,放置的混凝土试件数量也非常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能够实时控制微波加热时间与温度,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包括:
微波炉本体,所述微波炉本体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设有箱口,所述箱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箱口;
微波发射器,所述微波发射器安装在所述微波炉本体上,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微波炉本体内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加热;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内部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温度;
功率与时间控制器,所述功率与时间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微波发射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实时控制所述微波发射器的发射功率和发射时间,以使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内部温度处于所设定温度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工作过程为,将所述混凝土试件从所述箱口放入所述微波炉箱体内,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从箱体顶壁上的插入孔插入到所述混凝土试件内部,关上所述箱门;启动所述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所述微波发射器对置于所述微波炉箱体内的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内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温度,所述功率与时间控制器通过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实时调控所述微波发射器的微波发射功率与发射时间,从而实时控制微波炉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确保所述混凝土试件的温度处于所设定温度范围内,使得所述混凝土试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快速地达到早期目标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在所述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同时利用功率与时间控制器控制微波发射器的发射功率与发射时间,从而实时控制微波炉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以确保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内部温度时时处于所设定温度范围内,使得混凝土试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早期目标强度。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养护混凝土用微波炉能够实时控制微波的加热时间与加热温度,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更换不同尺寸刀头的雕刻刀
- 下一篇:大容量输液袋真空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