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无刷专用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0108.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4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能博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4;F04D29/66;H02K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刘莹莹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专用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专用风机,包括风机壳体、以及安装于风机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和动叶轮,还包括设置于驱动组件和动叶轮之间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一级导风件和二级导风件,所述一级导风件与二级导风件沿进风方向依次装配;其中一级导风件包括有设置为弧形弯板式结构的一级导风叶,能有效实现减少导风的阻力、增加流导风速的效果;所述二级导风件包括有设置为翼形板结构的二级导风叶,能有效提高导风通道内压缩空气的流量;且一级导风叶与二级导风叶相互配合,有效避免气流流动时在导风通道内出现乱流或涡流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动叶轮在机械转动时能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无刷专用风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其运动具有从动性,利用常规性风机大多基于电机驱动叶轮,叶轮机械转动产生抽风、导风的效果。
但是,在现有的风机结构中,对于小型风机而言,其内部导流构建较少,因而在导入气流时容易出现乱流或涡流的现象,影响风机的正常使用;而对于大型风机,虽然其导流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其整体体积较大,因而也影响了该类风机的使用范围;
因此,提出一种体积小、导流效果好、能量利用率高的风机则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无刷专用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流无刷专用风机,包括风机壳体、以及安装于风机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和动叶轮,其中所述动叶轮由驱动组件的驱动轴直接驱动,以进行转动抽风,还包括设置于驱动组件和动叶轮之间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一级导风件和二级导风件,所述一级导风件与二级导风件沿进风方向依次装配;
所述一级导风件主要包括套环、以及设于套环外表壁上的一级导风叶,所述一级导风叶采用弧形弯板式结构;
所述二级导风件主要包括同心设置的导罩和外环,所述导罩与外环之间设有二级导风叶,且二级导风叶设置为翼形板结构;具体弧形弯板与翼形板相互配合形成导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导风叶和二级导风叶均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一级导风叶和二级导风叶一一对应,形成导风均分效果。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壁上开设有配合槽;所述二级导风件还包括同心设置于外环内部的内环,且内环外壁上设有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与配合槽相互卡合,以此形成一级导风件与二级导风件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与内环呈轴向错位设置,使得内环的一端凸出于外环外部,且内环与外环之间还连接有斜向设置的连接筋。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由控制电路板和无刷电机共同组成,其中所述无刷电机由控制电路板进行通电控制,且无刷电机限定于导罩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无刷电机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通过导电触脚与控制电路板形成电路连接,且转子通过轴承固定于定子内部;所述定子即整体驱动组件的驱动轴。
更进一步的,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直接安装于控制电路板上,所述固定支架、定子和外环上均对应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形成整体结构的相互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子主要由三个依次串联的绕线部件组合而成,且三个绕线部件呈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以此驱动转子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导罩为风机壳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风机壳体还包括连接于导罩两端的防护底盖和导风帽盖,其中所述导罩的一端呈环形阵列的方式设有三个延伸部,且延伸部的活动端卡合于防护底盖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能博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能博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0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