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0457.4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4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舒微熹;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4;F16F9/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金国栋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缓冲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包括液压缸本体,所述液压缸本体下方内部插入有塑料内管,所述塑料内管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塑料内管内壁等距开设有排油孔,所述排油孔的数量为多组,所述弹簧顶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安装有顶杆,且顶杆贯穿于液压缸本体顶部置于液压缸本体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材质一体化注塑成型制成的塑料内管使得其加工工艺简单,维护成本低,且塑料内管内壁直接与活塞配合,塑料内管外壁跟液压缸液压缸本体配合即可,同时排油功能跟回油功能都可通过排油孔完成,避免了现有内管的复杂结构,通过塑料内管直接插入液压缸本体内即可完成组装工作,便于后期的维修工作,更换方式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缓冲器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另一端是伸缩活动的顶杆,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缓冲的力,动作过程为:当活动物体撞击液压顶杆时,顶杆收到作用力下压缩设置在液压缸中的液压油,收到压缩的液压油通过排油孔匀速缓慢排出,由于内管的液压油体积逐渐减少而使顶杆缓慢下降,最终达到缓冲力矩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缓冲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缓冲器内管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使其制造成本高,且维护不方便,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包括液压缸本体,所述液压缸本体下方内部插入有塑料内管,所述塑料内管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塑料内管内壁等距开设有排油孔,所述排油孔的数量为多组,所述弹簧顶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安装有顶杆,且顶杆贯穿于液压缸本体顶部置于液压缸本体上方,所述塑料内管与排油孔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塑料内管内注入有液压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缸本体底部圆心处纵向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安装有逆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缸本体内部顶端且位于顶杆外侧安装有油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封下方且位于顶杆外侧安装有蓄压海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通过塑料材质一体化注塑成型制成的塑料内管使得其加工工艺简单,维护成本低,且塑料内管内壁直接与活塞配合,塑料内管外壁跟液压缸本体配合即可,同时排油功能跟回油功能都可通过排油孔完成,避免了现有内管的复杂结构,通过塑料内管直接插入液压缸本体内即可完成组装工作,便于后期的维修工作,更换方式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的塑料内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的塑料内管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器的俯视图。
图中:1、液压缸本体;2、塑料内管;3、弹簧;4、活塞;5、蓄压海绵;6、油封;7、顶杆;8、液压油;9、逆止阀;10、注油孔;11、排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升华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升华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0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折弯产品的折弯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观察的电梯层门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