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板线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0842.9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8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晶;宋伟平;朱荣平;莫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鑫裕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产业园东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 ||
一种背板线扣包括连接座、固定钉及线束夹持扣。连接座设置有夹持部及抵持部,夹持部及抵持部分别位于连接座相对的两侧面上,线束夹持扣包括起始节、过渡段及末端限位部,起始节设置于夹持部上,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起始节及末端限位部相连,且起始节、过渡段及末端限位部共同围成线束收纳腔,末端限位部远离过渡段的侧面与夹持部共同围成线束入口,过渡段远离线束收纳腔的侧面上设置有补强凸台,补强凸台的厚度由过渡段的中间位置向过渡段的两端递减,对线束夹持扣的结构进行补强、优化提高线扣的结构强度,使线束夹持扣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且降低注塑时的脱模难度,减少不良品产量,进而提高线扣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扣,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板线扣。
背景技术
线扣是运用于设备中,用于固定设备线束的一种零部件,其作用是对线束进行固定,且防止设备上的各个线束因意外拉扯而发生脱落,即可方便使用者整理线束,又可以线束提供保护,广泛应用工业设备及许多家用电器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线扣20包括用于与设备相连的固定部位21以及用于夹持线束的夹持部位22,为了便于使用者将线束设置于夹持部位内,需要使夹持部位22具备一定的弹性,一般的,会将夹持部位22的厚度设置的较薄,夹持部位22呈倒钩状以实现对线束的夹持,这样导致夹持部位22长且薄,相应的夹持部位22的结构强度会比较低,在对线束进行夹持时,线束反作用于夹持部位22上的力容易将夹持部位22掰断,即夹持部位22的抗拉能力较弱,与此同时,夹持部位22长且薄的特性也提高了注塑成型的难度,采用模具加工线扣20时,需要采用线扣对夹持部位22施加推力,使线扣20脱离模具,由于夹持部位22自身的结构强度较弱,容易在脱模时被顶针压变形,导致冷却后的线扣20上的夹持部位22厚度异常,留下缺陷,使夹持部位22的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导致线扣20的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背板线扣,提高线扣的结构强度,使线扣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且降低注塑时的脱模难度,减少不良品产量,进而提高线扣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背板线扣包括:连接座、固定钉及线束夹持扣;
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夹持部及抵持部,所述夹持部及所述抵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座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抵持部用于与背板贴合,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线缆;
所述固定钉设置于所述抵持部上,所述固定钉嵌置于背板内;
所述线束夹持扣包括起始节、过渡段及末端限位部,所述起始节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上,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起始节及所述末端限位部相连,且所述起始节、所述过渡段及所述末端限位部共同围成线束收纳腔,所述末端限位部远离所述过渡段的侧面与所述夹持部共同围成线束入口,且所述线束入口与所述线束收纳腔连通;
其中,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线束收纳腔的侧面上设置有补强凸台,所述补强凸台的厚度由所述过渡段的中间位置向所述过渡段的两端递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始节、所述过渡段及所述末端限位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设置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的厚度由所述末端限位部所在位置向所述连接座的两端递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线扣还包括副扣,所述副扣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上,且所述副扣位于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起始节的一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扣朝向远离所述抵持部的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钉包括支撑轴及弹性片,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抵持部上,所述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弹性片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抵持部设置,且所述弹性片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支撑轴的方向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鑫裕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鑫裕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0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机器人内部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静力触探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