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挤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0938.5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9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姜平;王永田;陈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鑫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0 | 分类号: | B29C4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望坡;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挤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薄膜挤干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机筒,在机筒内设挤出螺杆,挤出螺杆与机筒的内壁之间形成送料通道,挤出螺杆由驱动组件驱动转动,在机筒的进料端顶部设有进料口,在机筒底部设有排水孔,在机筒的出料端对接有用于挤出成型的口模,在口模的外部套装有用以对输送至口模的薄膜进行加热塑化的法兰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螺杆的杆轴的口径顺着薄膜输送方向逐渐增大,使送料通道顺着薄膜输送方向逐渐减小,从而使薄膜在送料通道中移动输出的过程中逐渐被挤干,在口模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圈用以对输送至口模的薄膜进行加热塑化的加热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对薄膜的塑化能力强,挤干效果好,输送能力及输送速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挤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薄膜挤干机。
背景技术
薄膜挤干机是常用的一种将湿的PET膜挤干并加热塑化输出的设备。目前所使用的薄膜挤干机的结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机筒,在机筒内轴向设置有可转动的挤出螺杆,挤出螺杆由杆轴、以及绕设于杆轴外部的正牙螺纹与反牙螺纹组成,挤出螺杆与机筒的内壁之间形成送料通道,挤出螺杆由驱动组件驱动转动,将送料通道内的薄膜从机筒的进料端向出料端输送,在机筒的进料端顶部设置有与送料通道相连通的进料口,在机筒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送料通道相连通的排水孔,在机筒的出料端对接有用于挤出成型的口模,在口模的外部套装有用以对输送至口模的薄膜进行加热塑化的法兰加热圈。使用时,湿的PET薄膜经进料口进入机筒内的送料通道,并使驱动组件驱动挤出螺杆转动,在挤出螺杆转动过程中,正向螺纹的输送能力大于反向螺纹的输送能力,从而在将薄膜沿送料通道向前输送的过程中完成对薄膜的挤干,从湿薄膜中挤出的水份经机筒底部的排水孔排出,而被挤干的薄膜则向前输送至口模,送入口模的已挤干薄膜在法兰加热圈的加热下塑化输出。上述薄膜挤干机存在以下缺点:(1)对PET薄膜的加热效果及塑化能力差,导致PET薄膜的流动性差,影响生产效率;(2)对PET薄膜的挤干效果差;(3)对PET薄膜的输送能力及输送速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薄膜的塑化能力强,挤干效果好,输送能力及输送速度高的薄膜挤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薄膜挤干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机筒,在机筒内轴向设置有可转动的挤出螺杆,挤出螺杆由杆轴和绕设于杆轴外部的螺纹组成,挤出螺杆与机筒的内壁之间形成送料通道,挤出螺杆由驱动组件驱动转动,将送料通道内的薄膜从机筒的进料端向出料端输送,在机筒的进料端顶部设置有与送料通道相连通的进料口,在机筒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送料通道相连通的排水孔,在机筒的出料端对接有用于挤出成型的口模,在口模的外部套装有用以对输送至口模的薄膜进行加热塑化的法兰加热圈,所述挤出螺杆的杆轴的口径顺着薄膜输送方向逐渐增大,使送料通道顺着薄膜输送方向逐渐减小,从而使薄膜在送料通道中移动输出的过程中逐渐被挤干,在口模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圈用以对输送至口模的薄膜进行加热塑化的加热管。
进一步地,前述的薄膜挤干机,其中:所述挤出螺杆的杆轴外部的螺纹为同向螺纹。
进一步地,前述的薄膜挤干机,其中:驱动组件的结构包括:挤出螺杆的杆轴向后伸出机筒并套装有从动轮,在机筒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主动轮,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电机通过主动轮、传动带及从动轮相配合而带动挤出螺杆转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薄膜挤干机,其中:在机筒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喂料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内置于口模中的加热管以及外置于口模外的法兰加热圈共同对挤干薄膜进行加热塑化,提高了对薄膜的加热效果及塑化能力,增强了薄膜的流动性,提高了生产效率;(2)通过将挤出螺杆的杆轴的口径顺着薄膜输送方向逐渐增大设置,使送料通道顺着薄膜输送方向逐渐减小,从而使薄膜在送料通道中移动输出的过程中逐渐被挤干,这样可以提高对薄膜的挤干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3)由于挤出螺杆的杆轴上的螺纹为同向螺纹,进一步提高了对薄膜的输送能力及输送速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鑫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鑫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0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