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1352.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4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坤;陈加东;仇玉新;孙正伟;沈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之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F16M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邵珑;任立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服务 平台 数据 展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有若干块,若干块所述显示屏的侧边依次对接围成直棱柱的侧面。本实用新型将多块显示屏依次连接并围成直棱柱,使多块显示屏可分别向不同方向进行信息展示和传递,保证了展示效果;且多块显示屏互相抵接,使显示屏之间可互相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显示屏出现倾斜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服务平台是指通过平台实现数据的互通,促进空间信息化,实现综合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共享服务平台中展示装置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用于实现数据的展示和传递。目前现有的展示装置大多为显示屏,一般的户外显示屏结构较为单一,仅可将信息向某一方向进行展示,信息展示及传递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有若干块,若干块所述显示屏的侧边依次对接围成直棱柱的侧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位于所述直棱柱的轴线方向,支撑立柱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显示屏连接。
前所述的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显示屏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
前所述的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相邻两个显示屏对接的一侧设置有互相匹配的斜面。
前所述的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显示屏的上端面还设置有遮雨板,遮雨板的形状与直棱柱的端面相匹配。
前所述的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显示屏的上端面与遮雨板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
前所述的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用数据展示装置,显示屏的数量为三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多块显示屏依次连接并围成直棱柱,使多块显示屏可分别向不同方向进行信息展示和传递,保证了展示效果;且多块显示屏互相抵接,使显示屏之间可互相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显示屏出现倾斜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在支撑立柱的上端设置多根连接杆,使支撑立柱与多块显示屏固定连接,安装更为方便;又在每块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杆,大大提高了显示屏与底座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显示屏的抗风强度;同时,多块显示屏互相抵接,使显示屏之间可互相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屏的抗风强度,保证了显示屏的安装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个显示屏对接的一侧均设置成斜面,使相邻显示屏对接后不会产生较大的间隙,不仅提高了显示屏之间的支撑力,且安装更为美观;
(4)本实用新型在显示屏上还设置有遮雨板,可避免雨水进入显示屏的背面而对显示屏产生影响,保证了显示屏的防雨性能;
(5)本实用新型中将显示屏的数量设置成三块,三块显示屏组成直三棱柱体,稳定性更高,抗风性能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遮雨板的俯视图;
图4为显示屏与支撑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相邻显示屏的对接示意图;
其中:1、显示屏;2、支撑立柱;3、连接杆;4、支撑杆;5、斜面;6、遮雨板;7、螺栓孔;8、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之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之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1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