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容量三元二次电池防过充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1788.X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9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园;曹汉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7;H01M2/26;H01M4/131;H01M4/133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三元 二次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容量三元二次电池防过充的电池,包括铝塑复合膜壳体,铝塑复合膜壳体内设有复合电池芯,铝塑复合膜壳体的内腔中封装有电解液,复合电池芯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纸卷绕而成,正极片带有正极耳,负极片带有负极耳,隔膜纸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耳采用铝极耳作为外露极耳,负极耳采用铜镀镍极耳作为外露极耳。正极掺混单晶三元,在高电压状态下,结构稳定,产气量小,负极使用选用人造石墨或者中间相炭微球,人造石墨与中间相炭微球,颗粒较小,材料层间距较大,在大电流充电时能够快速接受Li+,不会使Li+堆积在负极表面,造成负极析锂,负极耳选用铜镀镍极耳,有效降低大电流充电时电池的发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容量三元二次电池防过充的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锂离子二次电池漏液,起火,燃烧爆炸等事件频发,特别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使用不当导致电池过充,起火燃烧,一直是电池行业中较为关注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容量为10000-15000mAh,电芯厚度在10-13mm左右的电芯.宽度50-60mm,高度90-110mm的软包电芯。在3C4.6V过充时,电流过大,电压较高,引起电池发热,内压升高,电池起火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容量三元二次电池防过充的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容量三元二次电池防过充的电池,包括铝塑复合膜壳体,铝塑复合膜壳体内设有复合电池芯,铝塑复合膜壳体的内腔中封装有电解液,复合电池芯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纸卷绕而成,正极片带有正极耳,负极片带有负极耳,隔膜纸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
所述正极耳采用铝极耳作为外露极耳,负极耳采用铜镀镍极耳作为外露极耳。
进一步,所述铝塑复合膜壳体的外部设有与复合电池芯的正极耳连接的电池芯正极耳,铝塑复合膜壳体的外部还设有与复合电池芯的负极耳连接的电池芯负极耳。
进一步,所述复合电池芯的折卷收尾处贴有胶纸。
进一步,复合电池芯的卷绕结构上负极片头部预卷一圈半空铜箔。
进一步,正极片的制作方法为:用NMP(N-甲基-2吡咯烷酮)将PVDF溶解,制备成胶液,再将CNT加入胶液中,高速分散后,再加入正极活性物质(单晶三元:多晶三元),抽真空,搅拌4-6h后,制备成浆料。将浆料均匀的涂覆在铝箔上,根据电池的型号,制作成正极片。
进一步,负极片的制作方法为:用去离子水稀释溶解CMC(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分散后,制备成胶液后,加入导电剂s-p,搅拌分散后加入人造石墨,搅拌4-6h后,再加入SBR(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制备成浆料,将浆料均匀的涂覆在铜箔上,根据电池的型号,制作成负极片。
将制备好的正,负极片与隔膜纸卷绕成裸体复合电池芯,再通过热封工艺用铝塑膜将电芯封装,然后经过高温真空烘烤去除电池中的水分,再注入电解液;电池通过真空封口,得到目标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电池的正极片选用单晶三元和多晶三元混合,单晶三元材料为一次晶体颗粒,单个颗粒较大,且表面包覆三氧化二铝,其动力倍率性能好,在高电压状态下,材料结构稳定,产气量小,负极使用选用人造石墨或者中间相炭微球, 人造石墨与中间相炭微球,颗粒较小,材料层间距较大,在大电流充电时能够快速接受Li+,不会使Li+堆积在负极表面,造成负极析锂,负极耳选用铜镀镍极耳,可以有效降低大电流充电时电池的发热量,而在正负极卷绕结构上负极片头部预卷一圈半空箔,也可以有效降低大电流充电时电池的发热量,使电池具有较强的防过充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1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全站仪使用时的防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氧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