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变电站构架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2188.5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崔博;郑俊杰;李立;沈强;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变电站 构架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构架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变电站构架基础,包括预制单元和浇筑单元,其中预制单元的电塔柱通过底部的第一螺杆孔与上承台的第一螺杆配合实现拼装;上承台设置有第二螺杆孔并由上部配件拼接而成,下承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螺杆并由下部配件拼接而成,上承台和下承台通过第二螺杆与第二螺杆孔配合实现拼装;固定组件中螺母用于固定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垫片设置在螺母的下方,用于将相邻的上部配件进行连接;浇筑单元通过现场浇筑的方式对电塔柱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单元可批量生产,具有运输成本低、拼装过程简单的优势,并在装配完成后进行现场浇筑,从而有效提高发电站构架基础的刚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构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变电站构架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修建变电站构架基础时大多采用现浇式施工方法,但是现浇式的施工有以下的缺点:1)工期长,现浇式基础需要现场绑扎钢筋、现场支模、现场浇筑混凝土、后期拆模等,工期非常长,单混凝土的养护龄期就需要28天;2)费用高,从地基开挖、绑扎钢筋、制作模具、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就需要花费较多费用;3)对环境影响大,对于变电站构架基础施工而言,地基土的开挖不可避免会影响环境,且施工周期往往需要一个月或者更多时间,周期较长,对于环境影响较大,若在城区,还会影响城市交通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构架基础,但是该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装配件数量多,装配件之间仅采用简单的拼接和螺杆连接的方式,并且预制构件在装配时存在一定偏差,此外,装配件过多使得装配施工的过程变得复杂。这些不利的因素都限制了全装配式变电站基础的应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变电站构架基础,其中结合电站构架基础自身的特征,相应设计了预制单元和浇筑单元,并对其关键组件如电塔柱、上承台和下承台的结构及其具体设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有效解决变电站构架基础施工周期长、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同时还具备生产便捷、安装快速的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变电站构架基础搭建的应用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变电站构架基础,包括预制单元和浇筑单元,其中:
所述预制单元包括电塔柱、上承台、下承台和固定组件,所述电塔柱设置在所述上承台的上方,并通过其底部的第一螺杆孔与所述上承台的第一螺杆相互配合实现拼装;所述上承台由预设数量的上部配件拼接而成,每个所述上部配件均设置有贯通的第二螺杆孔;所述下承台由预设数量的下部配件拼接而成,每个所述下部配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孔相互配合实现拼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和垫片,所述螺母用于固定拼装后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螺母的下方,用于将相邻的所述上部配件进行连接;
所述浇筑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塔柱的四周,通过现场浇筑的方式对所述电塔柱进行固定。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上部配件或下部配件的重量为0.8吨~1.2吨。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承台或下承台的四个侧面设置有第三螺杆,用于将相邻的所述上部配件或下部配件通过所述垫片进行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浇筑单元包括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钢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的下方,用于增强所述电塔柱的刚度和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分布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上部配件的上表面。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2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插接组合式纸护角结构
- 下一篇:一种辊底炉炉口前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