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3508.9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严飞;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6;B60K15/07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孙妮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未来三路以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氢瓶 横梁 框架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包括后防撞梁、两纵梁和第一氢瓶横梁,每一所述纵梁一端连接所述后防撞梁一端,两所述纵梁平行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后防撞梁围成U形框架结构,所述纵梁包括后段纵梁和前段纵梁,所述后段纵梁后端连接所述后防撞梁一端,所述后段纵梁前端连接所述前段纵梁,所述后段纵梁内侧面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所述第一氢瓶横梁设置于两所述后段纵梁之间,且与两所述后段纵梁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氢瓶横梁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氢瓶横梁用于存储氢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氢瓶横梁替代车身横梁,取消传统的氢瓶,节约空间,为其它零部件布置提供充足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氢能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氢能源系统相对于传统车及锂电纯电动车而言多了氢瓶、电堆及相应的散热管路,在整车的布置空间上存在天然的劣势。一般氢能汽车的车身是左右纵梁和横梁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承担车身的扭转及弯曲,氢瓶通过吊带固定在车身左右纵梁或者横梁的下方,占用特别大的空间,导致其它零部件布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包括后防撞梁、两纵梁和第一氢瓶横梁,每一所述纵梁一端连接所述后防撞梁一端,两所述纵梁平行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后防撞梁围成U形框架结构,所述纵梁包括后段纵梁和前段纵梁,所述后段纵梁后端连接所述后防撞梁一端,所述后段纵梁前端连接所述前段纵梁,所述后段纵梁内侧面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所述第一氢瓶横梁设置于两所述后段纵梁之间,且与两所述后段纵梁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氢瓶横梁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氢瓶横梁用于存储氢气。
进一步地,所述前段纵梁包括直线梁、以及与所述氢能汽车悬挂相适配的弧形梁,所述弧形梁一端连接所述后段纵梁,另一端连接所述直线梁,两所述弧形梁之间设有第二氢瓶横梁,所述第二氢瓶横梁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两所述弧形梁的内侧面,两所述直线梁之间设有第三氢瓶横梁,所述第三氢瓶横梁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两所述直线梁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氢瓶横梁、所述第二氢瓶横梁和所述第三氢瓶横梁通过管道并联,为所述氢能汽车的氢燃料电池供氢。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梁为中部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氢瓶横梁包括中空瓶体、两端盖和多根加强筋,所述瓶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所述端盖,所有加强筋环绕所述瓶体设置,且每一所述加强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所述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氢瓶横梁、所述第三氢瓶横梁与所述第一氢瓶横梁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后防撞梁两端设有向后方延伸的延伸梁,所述延伸梁的前端设有后连接板,所述后段纵梁后端设有前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与所述前连接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使用氢瓶横梁替代传统的氢能汽车的车身横梁,与两纵梁连接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这样可以取消传统的氢瓶,在整车布置时节约空间,为其它零部件布置提供充足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海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氢瓶横梁3与纵梁2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后防撞梁、2-纵梁、3-第一氢瓶横梁、4-后段纵梁、5-延伸梁、6-第二氢瓶横梁、7-第三氢瓶横梁、8-弧形梁、9-直线梁、10-后连接板、11-前连接板、12-瓶体、13-端盖、1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3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