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整流桥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5308.7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6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肯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73 | 分类号: | H01L23/373;H01L23/473;H01L23/492;H02N11/00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二极管芯片 正极 负极 矩形方孔 连接桥 铜片 焊接 半导体整流装置 输出接线端子 输入接线端子 单相交流电 单相整流桥 铝基复合板 微型发电机 温差发电片 单相整流 接线端子 使用寿命 水冷组件 外接电源 导热板 整流桥 中间带 水箱 朝上 温差 发电 | ||
本案涉及半导体整流装置,具体为一种单相整流桥,包括底板、二极管芯片、连接桥和接线端子,所述底板有四块,四块所述底板的正面上均焊接有由铜片包裹的二极管芯片,由铜片包裹的二极管芯片的正极均朝上,负极均朝下,位于相邻两块底板上的二极管芯片正极通过连接桥连接,形成一个中间带孔的矩形整流桥;四块所述底板上分别焊接有单相整流的正、负极输出接线端子,以及单相交流电的输入接线端子,所述底板为铝基复合板,四个底板之间开设有矩形方孔,所述矩形方孔内设置有水冷组件。延长了二极管芯片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温差发电片,从而利用导热板和水箱间的温差进行发电,供给微型发电机旋转从而不需要外接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整流装置,具体为一种单相整流桥。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变频器、高频逆变焊机、大功率开关电源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半导体整流装置,普遍是由二极管芯片、陶瓷覆铜片和底板以及连接桥、接线端子组成一个整流桥,并通过环氧树脂将其封装固定在一个壳体内,形成一个整流模块。这种整流模块,不仅构造较为复杂,而且由于整流模块是通过环氧树脂被封装固定在一个壳体内的,故其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难以散发,从而导致其內温较高,长时间处在一种临界或超高温度状态下工作,既降低了二极管芯片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降低了二极管芯片的使用寿命,甚至烧毁二极管芯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整流桥,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相整流桥,包括底板、二极管芯片、连接桥和接线端子,所述底板有四块,四块所述底板的正面上均焊接有由铜片包裹的二极管芯片,由铜片包裹的二极管芯片的正极均朝上,负极均朝下,位于相邻两块底板上的二极管芯片正极通过连接桥连接,形成一个中间带孔的矩形整流桥;四块所述底板上分别焊接有单相整流的正、负极输出接线端子,以及单相交流电的输入接线端子,所述底板为铝基复合板,四个底板之间开设有矩形方孔,所述矩形方孔内设置有水冷组件。
优选的,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导热板、水冷箱、水冷管、叶轮和微型电机;所述导热板通过导热柱焊接在底板上,所述水冷箱设置在导热板上,水冷箱通过隔板隔成回收室和冷却室,所述回收室与所述冷却室之间通过水冷管连通,所述水冷管盘旋布置在底板的背面,水冷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水冷箱并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贯穿设置在隔板所开设的通孔中,叶轮用于将回收室内的冷却液压缩进冷却室内冷却,使得冷却液在水冷管中循环。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与水冷箱之间通过温差发电片固定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温差发电片用于为微型电机供电。
优选的,所述水冷箱中的冷却液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水冷箱和水冷管均为铜材质制品。
优选的,所述连接桥的宽度和厚度均为3-6mm的铜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相整流桥,通过将由铜片包裹的二极管芯片直接焊接在底板上,使其在整流过程中导热率高,热阻率低,散热效果好,同时通过设置水冷组件,微型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将冷却液压缩进冷却室内冷却,同时冷却室内的冷却液进入水冷管,为底板进行高效的冷却,进而保证了二极管芯片产时间可靠稳定的工作,提高了二极管芯片的使用寿命,缓解了整流器件的高温压力和膨胀系数,既保证了二极管芯片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延长了二极管芯片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温差发电片,从而利用导热板和水箱间的温差进行发电,供给微型发电机旋转从而不需要外接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肯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肯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5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固定MOS管的凹凸型卡簧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