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侧螺栓紧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5544.9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娟娟 |
主分类号: | F16B23/00 | 分类号: | F16B23/00;F16B43/00;F16B5/02;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紧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侧螺栓紧固件,包括螺栓、还包括能套在螺栓上的一体式垫片和螺母;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工具相适配的连接部;螺栓的头部和杆部均能沿轴线穿过被连接件孔,所述一体式垫片外轮廓最宽位置的尺寸大于被连接件孔的径向尺寸或最小尺寸,且所述垫片至少有一种姿态能穿过被连接件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廉、性价比高,可适用于被连接件不易触及一侧为斜面、球面、锥面、弧面等情况,既可适用于被连接孔是圆孔又可适用于被连接孔是椭圆形、长腰形等非圆形孔的情况的可单侧装配、单侧锁紧的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技术中的螺栓紧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在装配过程中应用到的紧固件,大都需要在一侧夹紧螺栓,另一侧拧紧螺母以实现锁紧,但对于特殊场合,比如一侧不易触及或为封闭的空间,无法实现两侧同时操作,此时螺栓的使用则受到限制,改用焊接或其它方式有时又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施工不便、周期长、成本高、振动严重时焊缝容易开裂等。故此,国内外一些单侧螺栓应运而生,但也有这样那样的弊端,比如结构复杂、成本高,缺乏性价比;或者装配过程过于复杂甚至装配有时失败等等,导致难以普及。比如授权公告号为 CN100482959C的单边螺栓紧固件,采用两个半环螺母作为螺栓在不易触及区域的限位件,半环螺母之间用短轴连接。安装时,两半环螺母分开成“S”型挂在“几”字型的安装工具上,因成”S”型后螺母变得狭长从而可以通过连接孔、随著螺栓一起进入到被连接件不易触及的一侧,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两半环螺母闭合成一螺母卡在螺栓头部与被连接件之间,外拉工具及螺栓头部、锁上螺母实现紧固。该方案要运用到重力的作用,装配麻烦,还易发生半环螺母滑落、掉入被封闭区域的问题;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对于被连接物体的不易触及一侧为斜面、球面、锥面或弧面时,也不适用;因为原理、结构限制,分体式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很有限,如果被连接件不是很硬或较脆时,承载力不能太大否则被连接件容易被压溃、压碎或损坏或连接失效;而且拆卸更麻烦甚至无法拆卸,也存在半环螺母容易掉落、取不出来的问题;对于被连接孔是椭圆形孔、长腰形等非圆形的孔也不适用。
还有一种公开号为CN108547845A设有弧面的变形收缩自回复分体式单边螺栓紧固件,其分体式垫片分为若干部分,各垫片通过外部的橡皮圈连为一体,利用分体式垫片受力可变形收缩、撤去力后可自动回复原状的特性,使其能够在变形后通过相对狭小的连接件安装孔,在到达连接件另一侧后受橡皮圈弹力作用而自动回复原状,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紧固件的分体式垫片能够正常回复,从而实现在被连接件单侧完成紧固件的安装。但是其结构组装依然复杂,并且在垫片变形和自回复的过程中,也容易受重力的影响及橡皮圈弹力不均匀的作用而影响装配效率甚至装配失败;对于被紧固物体的另一侧为斜面、球面、锥面或弧面时,也不适用;同样因为原理、结构限制,分体式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很有限,如果被连接件不是很硬或较脆时,承载力不能太大否则被连接件容易被压溃、压碎或损坏或连接失效;拆卸时也存在分体垫片脱落、取不出来的可能;对于被连接孔是椭圆形孔、长腰形等非圆形的孔也不适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从一侧装配、并从该侧实现紧固的螺栓紧固件。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侧螺栓紧固件,包括螺栓、还包括能套在螺栓上的一体式垫片和螺母;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工具相适配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头部和杆部均能沿轴线穿过被连接件孔,所述垫片外轮廓最宽位置的尺寸大于被连接件孔的径向尺寸或最小尺寸使得所述垫片与被被连接件贴合后至少有一种位置不会从被连接孔中脱出,且所述垫片至少有一种姿态能穿过被连接件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头部带凸缘,所述一体式垫片的孔能穿过所述螺栓的杆部但不能穿过所述螺栓的带凸缘的头部。
可选的,所述垫片的外轮廓呈圆形、长条形、矩形、腰形或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娟娟,未经陈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5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吹泡结构
- 下一篇:出餐输送系统及出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