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及烘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6594.9 | 申请日: | 201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0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胡祚才;陈天裔;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烤箱 循环 风道 机构 烘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及烘烤机,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包括:箱体和风道机构,箱体内设有发热腔体,风道机构包括第一风道组件、第二风道组件以及封闭连接于第一风道组件与第二风道组件之间的风罩组件,风罩组件内形成进风腔体,第一风道组件与第二风道组件相向地分隔形成烘烤空间,第一风道组件与箱体的侧壁分隔形成第一回流风道,第二风道组件与箱体的侧壁分隔形成第二回流风道,发热腔体、进风腔体、第一风道组件、烘烤空间和第一回流风道相互连通形成第一循环风路,发热腔体、进风腔体、第二风道组件、烘烤空间和第二回流风道相互连通形成第二循环风路,上述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有效提高烘烤机的烤制效率和烤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及烘烤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无人餐厅逐渐得到普及,无人餐厅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出餐速度快、食物质量好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其中,由于消费者对烤制食物尤为热爱,因此,烘烤机也成为无人餐厅中重点配置的烹饪设备。然而,由于传统的烘烤机内部的风道设计不合理,导致烤制效率较低且食材受热不均匀,烤制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及烘烤机,上述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通过对向循环进风方式对食材进行烤制,有效提高烘烤机的烤制效率,同时使食材能均匀受热,有效提高烘烤机的烤制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所述的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风道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容置发热装置的发热腔体,所述风道机构包括第一风道组件、第二风道组件以及封闭连接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与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之间的风罩组件,所述风罩组件内形成用于容置风机的进风腔体,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与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相向地分隔形成烘烤空间,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分隔形成第一回流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分隔形成第二回流风道,所述发热腔体、所述进风腔体、所述第一风道组件、所述烘烤空间和所述第一回流风道相互连通形成第一循环风路,所述发热腔体、所述进风腔体、所述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烘烤空间和所述第二回流风道相互连通形成第二循环风路。
上述烘烤箱循环风道机构与背景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风机将外部空气抽入箱体内,外部空气进入发热腔体后被发热装置加热形成热气流,随后热气流进入进风腔体并在进风腔体内分流,一部分热气流经第一风道组件进入到烘烤空间中,另一部分热气流经第二风道组件进入到烘烤空间中,两部分热气流同时作用于食材的两侧表面,对食材进行烤制,使食材能均匀受热,有效提高烤制质量;此时,第一回流风道和第二回流风道内均形成负压,使得一部分热气流经过第一回流风道回流到发热腔体,另一部分热气流经过第二回流风道回流到发热腔体,如此,使一部分热气流沿第一循环风路不断循环流动,另一部热气流沿第二循环风路不断循环流动,有效避免热量向外散失,从而提高烤制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一进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进风板相互围接形成第一进风道,所述第一进风板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道和所述烘烤空间的第一出风孔;
和\或,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导风板和第二进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二进风板相互围接形成第二进风道,所述第二进风板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进风道和所述烘烤空间的第二出风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朝所述第一进风板方向倾斜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朝所述第二进风板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孔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均匀排布;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孔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均匀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6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