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铝框车牌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8202.2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力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C9/00;B62B3/02;B62B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牌 识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框车牌识别系统,包括底部放置平台,所述底部放置平台的下表面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底部放置平台的背侧面还安装有提拉把手,底部放置平台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收纳承重杆的收纳插接槽;两根承重杆的杆身外端均套设有限位夹座,限位夹座之间上部固定安装有车牌识别系统组件。该新型铝框车牌识别系统便于进行移动运输,方便安装承重,同时也便于收纳,满足短期、临时性安装车牌识别系统组件工作的拆装、运输要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工地临时门禁系统的使用要求,结构组件方便拆装运输,可重复使用,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牌识别系统,具体为一种新型铝框车牌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车牌识别系统(Vehicle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VLPR) 是计算机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在车辆牌照识别中的一种应用。车牌识别在高速公路车辆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收费(ETC)系统中,也是结合DSRC技术识别车辆身份的主要手段。
车牌识别技术要求能够将运动中的汽车牌照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并识别出来,通过车牌提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车牌字符识别等技术,识别车辆牌号、颜色等信息。
车牌识别技术结合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识别车辆,过往车辆通过道口时无须停车,即能够实现车辆身份自动识别、自动收费。在车场管理中,为提高出入口车辆通行效率,车牌识别针对无需收停车费的车辆(如月卡车、内部免费通行车辆),建设无人值守的快速通道,免取卡、不停车的出入体验,正改变出入停车场的管理模式。
目前常见的车牌识别系统一般包括上部的识别组件和用于组件支撑限位的支架,目前车牌识别系统支架部分一般是固定使用,不便进行拆装、运输,而现实使用中,也需要便于拆装和运输的车牌识别组件,如在户外建筑工地使用车牌识别门禁系统时,由于需要经常进行工地位置的迁移,现在常用的车牌识别装置限位比较固定,使用起来就不够方便,不能满足户外建筑工地的临时、短期安装车牌识别系统组件的拆装和运输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新型铝框车牌识别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铝框车牌识别系统,具备高效的移动性和收纳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车牌识别装置的支架不便进行移动和收纳,操作复杂,不能满足户外建筑工地临时、短期安装车牌识别系统组件的拆装运输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移动性和收纳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铝框车牌识别系统,包括底部放置平台,所述底部放置平台的下表面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底部放置平台的上表面四角均通过铰链铰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为伸缩结构件,且支撑柱由外部套管和套设于外部套管内的内部套管组成,外部套管与内部套管的管身均横向开设有贯穿的插接孔,插接孔内还横向插设有承重杆,承重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结构旋接有防脱螺帽,底部放置平台的前侧面还装设有采用拉链封口的收纳袋,底部放置平台的背侧面还安装有提拉把手,底部放置平台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收纳承重杆的收纳插接槽,底部放置平台的两侧还均通过螺纹结构旋接有限位地钉;两根承重杆的杆身外端均套设有限位夹座,限位夹座之间上部固定安装有车牌识别系统组件,车牌识别系统组件包括铝框外壳体,铝框外壳体的前表面装设有显示屏幕和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外部装设有补光灯,铝框外壳体的内部装设有移动式的供电电源、识别控制器和空气开关,显示屏幕、摄像装置和补光灯均通过导线与识别控制器相连接,空气开关安装于供电电源的供电回路中。
优选的,所述外部套管与内部套管之间通过旋接于外部套管表面的螺纹紧固螺钉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部套管与内部套管的表面均印制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插接孔呈纵向布设,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插接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力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力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8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