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8425.9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聂毅;尹庆;徐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029;A01G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杨树民;刘全 |
地址: | 51092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有培养基座、种植基和固定件,所述种植基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培养基座上,所述培养基座上开设有通长槽和多个环绕槽,所述环绕槽内连接有用于悬挂培养基座的连接件,该植物培养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居住区园林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在绿地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系,丰富了植物种类,居住区内生态稳定性能增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居住区绿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植物在绿地中发挥着很大的生态效益。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绿化用地的有限,人们也在不断探寻新的绿化形式。近年来,被研究、应用的最多的形式就是垂直绿化。如对建筑墙体、围墙、桥柱、阳台、窗台等处进行垂面式绿化的墙面绿化。但这些应用形式均需要建筑构件作为依托,而不适用于仅有植物的绿地中。
目前,我国居住区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的层次较为简单,常见的有乔木+草本(二层模式)、乔木+灌木+草本(三层模式),这些常见形式形成的景观大多比较单调,景观效果欠佳,植物种类的使用也较少,生物多样性受到限制。即使在物种丰富的华南地区,盲目增加植物层次、植物种类,又可能导致植物郁闭度太大,植物生长受限,不通风的环境也容易导致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景观体验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该植物培养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居住区园林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在绿地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系,丰富了植物种类,居住区内生态稳定性能增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有培养基座、种植基和固定件,所述种植基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培养基座上,所述培养基座上开设有通长槽和多个环绕槽,所述环绕槽内连接有用于悬挂培养基座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环绕槽开设于所述培养基座的外周壁上,所述通长槽沿所述培养基座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通长槽与所述环绕槽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基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环绕槽之间,所述种植基位于所述通长槽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通长槽的开设深度大于所述环绕槽的开设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有环绕绑扎绳和铁环,所述铁环固定于所述环绕绑扎绳上,所述环绕绑扎绳套设与所述环绕槽内,所述铁环位于所述环绕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包覆网和种植基捆绑绳。
进一步的,所述包覆网为棕绳网,所述包覆网的孔洞直径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座为圆柱型培养基座,所述培养基座的直径为4-6cm,所述培养基座的长度为1-1.2m。
进一步的,所述环绕槽开设有四个,两个相邻的所述环绕槽之间的距离为30cm,所述培养基座最外侧的环绕槽距离培养基座的端部距离为10-15cm。
进一步的,所述铁环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通长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设置有培养基座、种植基、固定件,可以通过向种植基内种植多种气生植物,并且配合固定件能够有效的将气生植物稳定的固定于培养基座上,同时通过开设于培养基座上的通长槽、多个环绕槽和连接件的配合,使得培养基座能够便捷的悬挂于树植上,不仅可以增加乔木层与灌木层之间的一个层次,提高了植物景观层次与景观效果,同时使得在小区绿地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丰富了植物种类,居住区内生态稳定性能增强,提高居住区园林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未经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84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