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直燃锅炉复合式水冷固定炉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8950.0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利;张永;孙琮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10/02 | 分类号: | F23B10/02;F23H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质直 锅炉 复合 水冷 固定 | ||
1.生物质直燃锅炉复合式水冷固定炉排,设置在生物质直燃锅炉底部,包括水冷炉排上集箱(1)和水冷炉排下集箱(2),水冷炉排上集箱(1)和水冷炉排下集箱(2)均为由四根首尾相接并连通的集箱管组成的矩形框结构,水冷炉排上集箱(1)与生物质直燃锅炉中的水冷壁下集箱连通,其特征在于:
以进料方向为前方,水冷炉排上集箱(1)前部的两个顶点和水冷炉排下集箱(2)前部的两个顶点之间均通过两根竖直设置的前部集箱连接管(3)相接并连通,水冷炉排上集箱(1)后部的两个顶点和水冷炉排下集箱(2)后部的两个顶点之间通过两根竖直设置的后部集箱连接管(5)相接并连通,进而形成一个矩形框架式的集箱结构,水冷炉排下集箱(2)的下方设置有灰池(14);
水冷炉排上集箱(1)中位于左侧的集箱管与水冷炉排下集箱(2)中位于左侧的集箱管通过一根竖直设置的中部集箱连接管(4)相接并连通,水冷炉排上集箱(1)中位于右侧的集箱管和水冷炉排下集箱(2)中位于右侧的集箱管通过一根竖直设置的中部集箱连接管(4)相接并连通,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对称设置,两根前部集箱连接管(3)之间通过一根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炉排前集箱管(6)连通,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之间通过一根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炉排后集箱管(7)连通,上炉排前集箱管(6)的高度高于上炉排后集箱管(7)的高度,在上炉排前集箱管(6)与上炉排后集箱管(7)之间倾斜设置有一组水冷上炉排(8),水冷上炉排(8)将上炉排前集箱管(6)和上炉排后集箱管(7)连通,水冷炉排下集箱(2)中位于前侧的集箱管和位于后侧的集箱管之间设置有一组水冷下炉排(10),水冷下炉排(10)将水冷炉排下集箱(2)中位于前侧的集箱管和水冷炉排下集箱(2)中位于后侧的集箱管连通,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之间在上炉排后集箱管(7)的上方设置有一组水冷立式炉排(9),水冷立式炉排(9)将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连通,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与两根前部集箱连接管(3)之间的区域在水冷上炉排(8)上方形成第一燃烧室(11),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与两根前部集箱连接管(3)之间的区域在水冷上炉排(8)的下方和水冷下炉排的上方形成第二燃烧室(12),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与两根后部集箱连接管(5)之间的区域在水冷下炉排(10)上方形成为第三燃烧室(13),水冷炉排上集箱(1)前部的集箱管、上炉排前集箱管(6)以及两根前部集箱连接管(3)之间形成的矩形的开口为进料口(15),第一燃烧室(11)沿进料方向上的长度为A,第三燃烧室(13)沿进料方向上的长度为B,B大于等于40厘米,A大于1.5B,水冷上炉排(8)的最低点与水冷下炉排(10)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水冷立式炉排(9)的顶部距离上炉排后集箱管(7)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水冷下炉排(10)距离灰池(14)底部的距离不小于25厘米;
集箱管、前部集箱连接管(3)、中部集箱连接管(4)、后部集箱连接管(5)、上炉排前集箱管(6)以及上炉排后集箱管(7)的管径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锅炉复合式水冷固定炉排,其特征在于,水冷上炉排(8)由多根间隔均匀设置的上炉排水管组成,上炉排水管与上炉排前集箱管(6)和上炉排后集箱管(7)连通,上炉排水管的管径小于集箱管的管径,相邻的两根上炉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锅炉复合式水冷固定炉排,其特征在于,水冷下炉排(10)由多根间隔均匀设置的下炉排水管组成,下炉排水管与水冷炉排下集箱(2)中位于前侧的集箱管和位于后侧的集箱管连通,下炉排水管的管径小于集箱管的管径,相邻的两根下炉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为2.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锅炉复合式水冷固定炉排,其特征在于,水冷立式炉排(9)由两根水平且间隔设置的立式炉排水管组成,立式炉排水管与两根中部集箱连接管(4)连通,立式炉排水管的管径小于集箱管的管径,相邻的两根立式炉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89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油缸的油管安装结构以及液压油缸
- 下一篇:一种滤毒罐毒气防护试验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