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及其构成的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9480.X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秋宏;罗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秋宏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8;E04B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官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组合式 墙体 单元 及其 构成 | ||
1.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构件(1)、在边缘构件(1)之间安装有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
所述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包括: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以及在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
所述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还包括:在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外侧设置的混凝土墙板;
所述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之间相互错开;
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的每个六边形单元的长度记为a;
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对称设置,且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相对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均为斜向下60°且移动0.5a·30.5;
或者,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相对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分别为斜向下60°且移动0.5a·30.5、斜向上60°且移动0.5a·3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边缘构件(1)、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采用钢材料,边缘构件(1)构成钢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蜂窝状结构体填充的隔音隔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与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的每个六边形单元存在至多4个交叉点;
在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与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的交叉点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孔;第一类螺栓(3)插入到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与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的交叉点的螺栓孔中,然后螺母(4)固定在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的外侧;
所述混凝土墙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一类螺栓(3)延伸突出与混凝土墙板的外侧,然后在混凝土墙板的外侧设置有螺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中的部分正六边形单元向混凝土墙板延伸以形成插入板(6);混凝土墙板设置有插入槽,以便与插入板插入到混凝土墙板的插入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插入板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中的正六边形单元之间的间隔至少大于2a。
7.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相邻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之间共用边缘构件的梁或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秋宏,未经梁秋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94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力墙整块拼装大模板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无尘供料系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