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医眼科理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9494.1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3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H39/02;A61H39/0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083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医 眼科 理疗仪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中医眼科理疗仪,包括上面板、两个侧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上面板、两个侧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互相连接并形成一闭合腔体,上面板上开设有分别与闭合腔体相通的左右两个散热通道,后面板上设置有左右两个治疗区,治疗区设置有与人体眼周穴位相对应的若干组治疗孔,后面板为与人脸形状复合的弧形立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前面板的正面设置有治疗区及通气区,穴位识别及通气区的孔均为与闭合腔体相通的通孔,下排三组通孔的孔径大于上排三组通孔,下排用于进气,上排用于散热,更符合空气力学原理,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医眼科理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眼科理疗仪设置有下沉式燃烧仓的热辐射口正对的是作为治疗区的多孔镜片,而其多孔镜片的孔是连续布置的( 参见其说明书附图2),使用时必然对眼球部位产生红外线辐射。眼部组织透过角膜的晶状体内容物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长期处于红外热量的辐射下,容易变性,凝结成块。这是白内障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严格安全遮挡措施的多孔镜片存在对眼球晶状体蛋白产生红外辐射的可能,成为该眼科灸疗装置的一个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中医眼科理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中医眼科理疗仪,包括上面板、两个侧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上面板、两个侧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互相连接并形成一闭合腔体,上面板上开设有分别与闭合腔体相通的左右两个散热通道,后面板上设置有左右两个治疗区,治疗区设置有与人体眼周穴位相对应的若干组治疗孔,后面板为与人脸形状复合的弧形立板。
上面板上安装有带有左右两组散热孔的平板状推拉式散热盖。
治疗区的后侧面设置有熏蒸药槽和带有熏蒸孔的熏蒸盖板,熏蒸盖板一端通过铰接合页连接在后面板上。
治疗区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气区,通气区上设置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前面板的正面设置有治疗区及通气区,穴位识别及通气区的孔均为与闭合腔体相通的通孔,下排三组通孔的孔径大于上排三组通孔,下排用于进气,上排用于散热,更符合空气力学原理,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中医眼科理疗仪,包括上面板1、两个侧面板2、前面板3和后面板10,上面板1、两个侧面板2、前面板3和后面板10互相连接并形成一闭合腔体,上面板1上开设有分别与闭合腔体相通的左右两个散热通道,后面板上设置有左右两个治疗区7,治疗区7设置有与人体眼周穴位相对应的若干组治疗孔6,后面板为与人脸形状复合的弧形立板。
上面板上安装有带有左右两组散热孔的平板状推拉式散热盖5。
治疗区的后侧面设置有熏蒸药槽和带有熏蒸孔的熏蒸盖板8,熏蒸盖板一端通过铰接合页9连接在后面板上。
治疗区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气区,通气区上设置有通气孔4。
安装时,将安全盖的盖板周边固定在上面板的下侧面上,并使盖板中心位置的燃烧体投放孔与散热通道正对。燃烧筒壁上的热辐射孔为环形分布的热辐射孔。环形热辐射孔区的中央部位为封闭部位。以进一步避免对眼球部位的红外线辐射。燃烧筒壁上周圈开设有若干个阻热孔。以减轻燃烧热量通过燃烧筒壁对燃烧筒的塑料连接件的热传导,进一步提高本仪器的安全性能。燃烧筒壁上还开设有进气口,它位于热辐射孔相对的一面。在燃烧筒内设置有燃烧体支架,它位于进气口上方或者上部。使用本装置灸疗时,使用者脸部贴合于该后面板的后侧面,两只眼睛对准两个治疗区7。红外辐射防护区周边设置有与人体眼周六个穴位( 丝竹空穴、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四白穴、瞳子髎穴) 相对应的六组治疗孔。从两热辐射口辐射来的热经过六组治疗孔对眼周穴位实施灸疗。前面板上设置有左右两个分别与治疗区位置正对的穴位识别及通气区。每一区设置有六组穴位识别及通气孔,这六组穴位识别及通气孔能够使消费者直观地理解本仪器的治疗原理。另一方面,六组穴位识别及通气孔均为与闭合腔体相通的通孔,下排三组( 对应穴位: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 通孔的孔径大于上排三组( 对应穴位:睛明穴、四白穴、瞳子髎穴) 通孔,下排用于进气,上排用于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9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化工压力容器用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医用导管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