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体液压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0474.6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刘铭;马江涛;刘玉玺;王晶晶;杨林;吴冬;邓榆焓;王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王洁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1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液压 支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液压支柱,包括三用阀、缸体、复位弹簧、滑动配合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与活塞固定连接并构成液压举升支柱的活柱体,活柱体呈顶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塞中部设有通孔,该通孔与活柱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活塞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面与缸体内壁面形成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呈环形空腔结构,所述密封圈的密封面上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密封圈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注液通孔,所述注液通孔与所述密封圈的空腔相通;所述活塞上开设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与缸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液压支柱使用寿命更长,并有效减少液压支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密封圈更换频次,提高液压支柱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中的支护设备,特别是一种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单体液压支柱是煤矿高档次普采工作面的配套支护设备,它主要供采煤工作面支护顶板,或供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及临时性支护。
然而,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通过缸盖密封,即活柱体的下端直接与缸体下端的底座接触,通过在活柱体与缸体之间增加密封圈,从而来实现密封的目的。但是,单体液压支柱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受使用环境的影响,支撑单体液压支柱的地表长期处于微震动中,因而使得单体液压支柱中的活柱体在支护的过程中依旧处于小幅度的往复运动,造成密封圈的密封面磨损严重,密封效果变差,需频繁更换密封圈,进而缩短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更为严重的是,当单体液压支柱处于支护过程中,若未及时更换密封圈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的单体液压支柱的密封圈的密封面磨损严重,进而影响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而缩短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单体液压支柱,并有效减少液压支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密封圈更换频次,提高液压支柱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体液压支柱,包括三用阀、缸体、复位弹簧、滑动配合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与活塞固定连接并构成液压举升支柱的活柱体,活柱体呈顶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塞中部设有通孔,该通孔与活柱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活塞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面与缸体内壁面形成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呈环形空腔结构,所述密封圈的密封面上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密封圈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注液通孔,所述注液通孔与所述密封圈的空腔相通;所述活塞上开设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与缸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液压支柱通过活塞套上安装用密封圈与缸体内壁形成密封,该密封圈的外壁密封面上开设储液槽,而在密封面的内壁面上开设与密封圈本体空腔相通的注液通孔,活塞上开设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与缸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当向缸体内注入液体时,液体通过密封圈上的注液通孔进入密封圈的空腔内,通过空腔内液体压力使密封面紧贴于缸体内壁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支柱工作过程中,受工作环境的地表微震动影响,活柱体做小幅度往复运动,储液槽内储备的液体在活柱体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使密封面上形成润滑膜层,利用润滑膜的润滑降阻特性,减缓密封面的磨损,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储液槽呈环形,或沿周向分布的至少一个“∞”形。这样可以使得密封面与密封件相对运动的接触面均设有储液槽,从而减少密封面的磨损。
进一步,当储液槽呈环形时,所述储液槽的分布形状为直线、波纹线或折线。这样储液槽的分布可以形成多种形状的结构,并根据支柱规格和承载能力灵活选择;其中,波纹线或折线的分布形状相对于直线分布的储液槽而言,其储液量可明显增大,从而进一步降低密封圈磨损量,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当储液槽为多个“∞”形时,所述储液槽的两个相邻“∞”形贯通。以便在整个密封面上形成均匀的减阻降磨效果。
进一步,所述储液槽的截面为弧形、V形、矩形、水滴形或U形。这样便于储存液体,且制作简单,又可减少密封圈的制作原料,减轻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王洁,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王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0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墙板的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余热回收的闭式循环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