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1016.4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应剑刚;吴昊;叶国兵;秦相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天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10;H01B13/2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吴添添 |
地址: | 32111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线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过线盘;过线盘上设有多个出线孔、多个出带孔和绕线通道,绕线通道上安装有绞线环、绕带通道和绞带环;绕线通道与每个出线孔之间均设有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调节轮和第一张力传感器;绕带通道与每个出带孔之间均设有第二滑槽,每个第二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调节轮和第二张力传感器;过线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送线装置、收线装置、挤塑装置和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生产质量高和结构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软电线是指电缆芯用铜丝绕起来的电缆,主要作为移动设备的动力电缆;目前在软电线生产的过程中,先利用绞合机将多条铜丝绞合成线缆,然后利用包覆机在线缆的表面缠绕上绝缘带,接着通过挤塑机在线缆表面形成绝缘塑壳,在进行冷却,最后收卷呈电线卷即可,因为整条生产线用到各种不同的装置,再加上不同的装置之间余姚进行运输调节,从而使得整个设备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因为在对线缆的进行不同工作时,因为操作不同以及生产电缆的规格不同,使得对线缆的张紧度的要求也不同,需要人工在不同的不同的装置之间进行调节,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现有的软电线生产设备存在着工作效率较低和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过线盘;过线盘的圆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线孔,每相邻两个出线孔之间均设有出带孔;过线盘的中部设置有绕线通道,绕线通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绞线环;绕线通道上套接有圆锥状的绕带通道,绕带通道的一端部转动安装有绞带环;绕线通道与每个出线孔之间均设有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每个第一气缸上均连接有第一调节轮,每个第一调节轮与绕线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张力传感器;所述绕带通道与每个出带孔之间均设有第二滑槽,每个第二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气缸;每个第二气缸上均连接有第二调节轮,每个第二调节轮与绕带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张力传感器;所述过线盘的一侧设置有送线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收线装置;收线装置与过线盘之间设置有挤塑装置,挤塑装置与收线装置之间设置有冷却装置。
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中,所述绕线通道上对应绞线环的位置处设有绕线环槽,绕线环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绞线环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极相反。
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中,所述绕带通道上对应绞带环的位置处设有绕带环槽,绕带环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绞带环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磁铁,第三磁铁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磁极相反。
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中,所述挤塑装置包括挤出通道,挤出通道的一端部安装有挤出模芯,挤出通道的另一端部套接有修复头;修复头与挤出通道之间设置有修复压环,修复压环上连接有挤压液压缸;所述挤出通道内壁上设置有凹凸检测仪,凹凸检测仪设置在修复头与挤出模芯之间;凹凸检测仪的一侧设置有定型轮,定型轮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定型轮设置在凹凸检测仪与挤出模芯之间,第一冷却管设置在凹凸检测仪与定型轮之间。
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中,所述挤出通道内壁上对应每个定型轮的位置处均设有定型槽,每个定型槽的底面上均安装有定型弹簧;每个定型弹簧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一端均与定型轮连接。
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软电线生产装置中,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支撑架,送线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转动轴;每个转动轴上均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放线辊,每个转动轴的一端均连接有放线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天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天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1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