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处理快速澄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2156.3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快速 澄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快速澄清装置,属于水处理领域,其结构紧凑、澄清效率高,具有较好的澄清效果。其包括反应罐、动态反应件、静态反应件、澄清组件;所述反应罐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下方的下端盖,所述罐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待处理水溶液相连的进水口、出水口。本申请通过结构的改进,将澄清、过滤合为一体,节约一个单独的过滤罐,使得整体的结构、成本、空间占用面积得到极大降低。同时,本申请中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的结构设计,通过与其他部件的配合,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本申请设计合理,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大幅提升单位时间澄清效率,缩短气浮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处理快速澄清装置。本申请能够实现快速澄清,缩短气浮时间,提升单位时间澄清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领域中,澄清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操作,已被广泛应用。在澄清含有杂质的水时,首先向水中加入混凝剂,促使水中杂质形成絮凝体,随水中杂质进一步絮凝和集聚,絮凝体变大而下沉,使水得以澄清。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含絮凝剂的待处理水置于澄清池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和杂质进行沉淀分离,从而起到澄清的目的。这种澄清处理方式所需要的设备结构简单,但澄清的时间较长,处理效率有待提高。为此,人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中国专利申请CN91231766.3公开了一种水澄清器,其有水入口,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分离室,所述的水入口与第一反应室相通,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相通,第二反应室与分离室相通,分离室下部有泥渣出口,上部有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分离室9的中部有毛刷式填料层。该方案在分离室的中部设置毛刷式填料层,该填料层有吸附、截留微小颗粒作用,当混凝后的絮凝体被该填料层吸附、截留后,便形成一个稳定的泥渣悬浮层,后续微小絮凝体不断升至填料层时,与已吸附在填料层的颗粒产生接触絮凝,絮凝体变大后即脱落下沉,可避免微小颗粒汇入上部的净水中。
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035879.3公开了一种均衡配水澄清池,其包括回流池和清水池,回流池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经排水口连通清水池,还包括一沉积池,沉积池经过滤装置连通清水池,所述回流池底部设有排污泵,排污泵连通沉积池。采用回流池对水体进行吸附沉淀后过滤送入清水池,配合回流池沉淀淤泥在沉积池内沉积过滤后送入清水池,实现外部送水的有效沉淀、过滤,满足后续絮凝反应要求,有利于水处理效率、质量提高,节约水资源。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300068.0公开了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整个澄清池为圆锥形结构,圆锥体内部有四扇网格挡板,池底有环状吸泥管路和吸泥口并连接外部排泥兼反冲洗管;池体上部设有出水虹吸管和出水渠,池体上部部设有进水管和加药管,加药管先与进水管连接再进入池体;下部还设有排泥兼反冲洗管和放空管,四种管道分别配有闸阀。该澄清池利用了水力学,根据离心力的特点使混凝效果和效率大大提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396967.X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动力澄清净化器,其包括筒体、泥斗,泥斗底部穿设安装有喷射管,筒体顶部中央设有第二絮凝室,第二絮凝室腔内设有第一网格絮凝室,第一网格絮凝室连通有喉管,喉管的下开口设置有扩大开口,喷射管的上开口位于扩大开口内,喉管外壁安装有反射板,第一网格絮凝室内安装有网格,第二絮凝室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澄清装置、过滤装置和出水堰。该澄清净化器中,通过第一网格絮凝室使药剂和水的反应充分,减缓了水流冲力,形成了最佳的絮凝矾花;同时,自然絮凝澄清沉淀、斜管澄清沉淀、过滤澄清沉淀形成了三级澄清沉淀。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澄清器结构。在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澄清效率高的水处理快速澄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快速澄清装置,其结构紧凑、澄清效率高,具有较好的澄清效果。本申请设计合理,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大幅提升单位时间澄清效率,缩短气浮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2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电缆生产用托架
- 下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