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菲涅尔散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2416.7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5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昕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春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光 发光件 环件 反射凹孔 透镜本体 盲槽 容置 出光面 散光透镜 反射面 菲涅尔 侧向 本实用新型 光线照射 光学透镜 内孔面 底面 环径 容设 射出 突设 正向 反射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菲涅尔散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具有底面及弧形出光面,透镜本体设有容置盲槽及多个反射凹孔,多个反射凹孔围绕容置盲槽设置,容置盲槽用于容设外界的发光件,反射凹孔的内孔面形成第一反射面,透镜本体设有多个散光环件,散光环件自弧形出光面突设而成,多个散光环件的环径不相同,散光环件围绕容置盲槽设置;在菲涅尔散光透镜的使用过程中,利用多个散光环件对发光件正向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发光件侧向发出的光经由反射凹孔的第一反射面反射之后在经由弧形出光面射出,大大提升发光件的出光角度,提升发光件的光线照射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菲涅尔散光透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箱,大多呈长方形,其包括沿着长度方向平行排布的多个灯条且多个灯条之间的间距相同,每个灯条包括在灯条上均匀排布的若干发光单元;一般采用透镜为发光单元一对一进行配光,以此增大发光单元的照射范围。
但是现有的透镜的均匀性不佳,光照范围小,需要将灯条排布得较为密集来满足灯箱对于出光均匀性的要求,造成了资源以及能源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菲涅尔散光透镜,利用多个散光环件对发光件正向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发光件侧向发出的光经由反射凹孔的第一反射面反射之后在经由弧形出光面射出,提升发光件的出光角度及光线照射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菲涅尔散光透,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具有底面及弧形出光面,透镜本体设有容置盲槽及多个反射凹孔,多个反射凹孔围绕容置盲槽设置,容置盲槽用于容设外界的发光件,反射凹孔的内孔面形成第一反射面,透镜本体设有多个散光环件,散光环件自弧形出光面突设而成,多个散光环件的环径不相同,散光环件围绕容置盲槽设置。
其中,透镜本体设有自弧形出光面凹设而成的第一凹孔,第一凹孔位于弧形出光面的中心位置,第一凹孔的底壁具有用于出光的弧形外凸面。
其中,散光环件具有第一外侧面及与第一外侧面交叉设置的第二外侧面,一个散光环件的第一外侧面与另一个散光环件的第二外侧面连接。
其中,第一反射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反射面交叉设置。
其中,透镜本体设有锥形孔,锥形孔自容置盲槽的底面凹设而成,锥形孔远离容置盲槽一端的孔径小于锥形孔靠近容置盲槽一端的孔径,锥形孔用于容设发光件,容置盲槽用于容设发光件的基板。
其中,锥形孔的内孔面形成多个第二反射面,多个第二反射面交叉设置,第二反射面沿锥形孔的深度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容置盲槽的底面形成多个第三反射面,多个第三反射面交叉设置,第三反射面沿容置盲槽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反射凹孔呈棱锥形。
其中,反射凹孔呈四棱锥形。
其中,透镜本体设有多个突柱,多个突柱分别位于容置盲槽的两侧,突柱自底面突设而成,反射凹孔位于多个突柱之间。
有益效果:在菲涅尔散光透镜的使用过程中,利用多个散光环件对发光件正向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发光件侧向发出的光经由反射凹孔的第一反射面反射之后在经由弧形出光面射出,大大提升发光件的出光角度,提升发光件的光线照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主视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昕,未经王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2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透镜混光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饰用LED舞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