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膜血管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2454.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0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银瑞;谭海曙;秦嘉;安林;吴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蔡伟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膜 血管 成像 系统 | ||
1.一种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脉血管光处理单元、静脉血管光处理单元、聚焦单元和采集单元,所述聚焦单元分别连接动脉血管光处理单元、静脉血管光处理单元的一端,所述采集单元分别连接动脉血管光处理单元、静脉血管光处理单元的另一端;
所述动脉血管光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探测光源、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一参考臂、第一样品臂,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耦合接入第一探测光源,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耦合连接第一参考臂和第一样品臂;
所述动脉血管光处理单元包括第二探测光源、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参考臂、第二样品臂,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耦合接入第二探测光源,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耦合连接第二参考臂和第二样品臂;
所述聚焦单元包括沿入射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分束器、第四透镜、二维振镜系统、第五透镜、第三反射镜、第六透镜,所述分束器分别连接第一样品臂和第二样品臂,所述分束器用于将第一样品臂和第二样品臂的探测光混合并传送至第四透镜;
所述采集单元包括第三光纤耦合器、第五准直器、光栅、第八透镜、线阵相机,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第五准直器、光栅通过光纤依次连接,所述光栅、第八透镜、线阵相机沿入射光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耦合连接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臂包括沿平行光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准直器、第一透镜、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参考臂包括沿平行光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准直器、第七透镜、第四反射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样品臂包括沿入射光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准直器、第二反射镜、第二透镜,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第二准直器发送的平行光垂直向下反射到第二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样品臂包括沿平行光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准直器、第三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光源和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器,所述第二探测光源和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和所述第一参考臂之间设有第一偏振器,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和所述第一样品臂之间设有第二偏振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和所述第二参考臂之间设有第三偏振器,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和所述第二样品臂之间设有第四偏振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的分光比均为50: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光源为中心波长为840nm,带宽为49nm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血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光源为中心波长为780nm,带宽为40nm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24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