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自走背负式油菜割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3305.8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宜涛;廖庆喜;周启凡;舒彩霞;张青松;肖文立;蒋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43/04;A01D57/02;A01D67/00;A01D57/20;A01D5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张继巍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背负 油菜 割晒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自走背负式油菜割晒机,包括一对行走履带、主机架、切割装置、辅助喂入拨禾装置及铺放装置;所述铺放装置朝待收获油菜方向倾斜布置在行走履带前半部上方,且铺放装置上端安装在主机架上,铺放装置下端固定在切割装置上;采用框架与铺放装置相配合,同时将机具中间留空作为油菜割晒铺放通道,利用切割输送装置将油菜割倒后集中到中间向后铺放,减小了油菜割倒后的输送距离,提高输送效率;作业前不需要人工开道,对中间铺放区域的油菜割茬没有碾压,保证植株铺放在割茬上,形成架空晾晒,不与潮湿土壤接触,透光透气,利于后熟,且方便后续机械化捡拾收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分段收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自走背负式油菜割晒机。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超过10000万亩,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种植面积占90%。国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5%以上,发展油菜生产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近年来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进口低价油菜籽的市场冲击,油菜种植效益低,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
油菜收获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根据收获工艺路线主要分为机械化联合收获和机械化分段收获两种。油菜分段收获是在油菜黄熟前期将油菜植株提前割倒于田间晾晒、待油菜后熟后,再进行捡拾脱粒清选收获。相比于联合收获,分段收获具有适收期长、对油菜植株形态适应性强、籽粒成熟度一致、籽粒饱满、收获损失小的优点。在南方稻油轮作区,通过分段收获还可以提前腾地,利于后茬水稻种植。
现有的油菜割晒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油菜割晒机,作业幅宽2.5米以上,通常挂接于高地隙拖拉机上,采用中间铺放形式,这类割晒机效率较高,但体积较大,转弯半径大,适用田块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旱地作业,如欧洲、加拿大及我国内蒙、新疆等春油菜区。一类是小型油菜割晒机,作业副宽在2.5米以下,以小型拖拉机或履带式动力底盘为动力。例如申请号为2012510559271.1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适用于油菜收获的割晒机,工作幅宽1.85米,采用全液压驱动,切割、输送、铺放及拨禾轮等功能部件割台以前悬挂方式挂接在动力机上,割倒后油菜在输送和铺放装置共同作用下向中间输送,但因长江流域稻油轮作,夏秋季节水稻种植长期浸水、冬春季节油菜种植雨水多,田块泥脚深、土壤黏重,且机具采用前悬挂装配,存在前轮负载大、作业易出现陷车,田间转弯半径大等问题,机具通过性不足。申请号为201420571400.3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小型履带式油菜割晒机,采用履带式行走底盘,操作性能和机动性能有所改善,但机具仍然采用前悬挂转配,且割晒机主要采用侧边铺放,即排禾口在割台一侧,植株在割断后被输送到铺放侧,作业时需要提前开道,且植株运输距离较长,易造成输送装置的堵塞及铺放无序。申请号为201520074744.8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油菜割晒机,采用履带式行走底盘,操作灵活对地形适应性较好,且割晒机通过输送链和输送带相结合将割倒后的植株运输机具后方进行铺放,植株输送距离较长,增加植株铺放的无序性,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铺放效率、避免堵塞的履带自走背负式油菜割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履带自走背负式油菜割晒机,包括一对行走履带、主机架、切割装置、辅助喂入拨禾装置及铺放装置;所述铺放装置朝待收获油菜方向倾斜布置在行走履带前半部上方,且铺放装置上端安装在主机架上,铺放装置下端固定在切割装置上;
所述主机架包括前框架、后框架、左载物平台及右载物平台,左载物平台和右载物平台呈对称布置;所述前框架的左端固定在左载物平台上表面的外侧边沿,所述前框架的右端固定在右载物平台上表面的外侧边沿,所述后框架的左端固定在左载物平台上表面的内侧边沿,所述后框架的右端固定在右载物平台上表面的内侧边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3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溶剂挥发的凹印墨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剪退锚索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