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缝合持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5729.8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姜超;陈彻;姚学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缝合 持线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缝合持线器,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又包括硅胶套,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硅胶套套设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前端,所述第一钳柄后方设置有第一握持装置,所述第一钳柄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钳柄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弹簧。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硅胶套及凹槽,便于夹紧,防止缝合线松动;设置了握持装置,提升了握持的稳固性;设置了卡扣和卡齿,可以利用卡齿锁紧,防止夹持的缝合线滑脱,同时省力;设置了限位弹簧,在卡齿放开卡合时及时张开持线器,并限制持线器张开的角度,防止张开角度过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缝合持线器。
背景技术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采用间断缝合,也可以采用连续缝合的方式。
连续缝合法是指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由于人体肌肉张力很大,在连续缝合时需要在每一步缝合完成后都拉紧缝合线,保证切口或伤口两侧贴合在一起,由于普通血管钳钳齿锋利,极易导致缝线断裂。目前临床上外科医师直接使用食指拉拽容易导致食指皮肤即使在手套完整的情况下也会被缝线勒伤,同时,食指的疼痛有可能导致缝合线拉拽不到位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研发一种便于连续缝合操作的持线器,可以代替食指拉拽缝合线,减轻医务人员的疼痛的同时提升缝合线拉拽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食指拉拽缝合线容易勒手,而使用普通血管钳夹持缝合线容易断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手术切口连续缝合时使用的持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缝合持线器,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又包括硅胶套,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钳柄设置在第一钳体后方,所述第二钳柄设置在第二钳体后方,所述硅胶套套设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前端,所述第一钳柄后方设置有第一握持装置,所述第一钳柄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钳柄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可以绕螺钉旋转,便于松开和夹持。
优选地,所述硅胶套下端设置有凹槽,便于夹紧,防止缝合线松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呈圆环形,便于握持,分别与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一体成型,便于钳体和钳柄的联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握持装置与所述第一钳柄一体成型,提升握持的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上还设置有防滑纹,在持线器夹紧时可以卡合连接,防止松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钳体固定连接,限制持线器张开的角度,防止张开角度过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倾斜设置,内侧倾斜角度为45°,便于卡合锁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了硅胶套,并在硅胶套上设置了凹槽,便于夹紧,防止缝合线松动;
2、设置了握持装置,提升了握持的稳固性;
3、设置了卡扣,并在卡扣上设置了卡齿,在持线器夹紧时可以利用卡齿锁紧,防止缝合线松脱,同时起到省力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5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降温式花卉种植用大棚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用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