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耐高温高压的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5923.6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柳智勇;赵强;徐超男;李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08;G01K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耐高温 高压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耐高温高压的温度传感器,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它包括外壳、感温元件、导线;外壳管口有法兰盘,外壳内有屏蔽网、限位块和安装座;第一组同色线和第二组同色线上均套有耐高温小管径绝缘管;耐高温小管径绝缘管位于限位块上的导线槽内;限位块被耐高温大管径绝缘管包裹。本实用新型使感温头得到很好保护,密封性好,耐高温,耐高压,满足轨道车辆监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轨道车辆用耐高温高压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车辆状态监测项目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监测装置上,然后再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上,列车驱动采用极高电压的动力电,耐压达到2.5KV;车厢外部环境恶劣、潮湿大,有风、沙、雨、雪、雾侵袭;车辆运行速度高,电机部分瞬间最高温度达到250℃。现有的温度传感器无法达到要求。
因此,研发一种轨道车辆用耐高温高压的温度传感器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耐高温高压的温度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轨道车辆用耐高温高压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感温元件,和与感温元件的引出脚连接并伸出外壳的导线;
所述外壳管口有法兰盘,外壳内由管口到管底依次有屏蔽网、限位块和安装座;所述感温元件位于限位块和安装座之间,感温元件一个引出脚与导线的第一组同色线焊接,感温元件另一个引出脚与导线的第二组同色线焊接,第一组同色线和第二组同色线上均套有耐高温小管径绝缘管;所述耐高温小管径绝缘管位于限位块上的导线槽内;所述限位块被耐高温大管径绝缘管包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网上缠绕着多层耐高温绝缘胶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内壁有高导热率灌封胶。
本实用新型使感温头得到很好保护,密封性好,耐高温,能长期在250℃的环境下工作,耐高压,能长期在3KV超高压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满足轨道车辆监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轨道车辆用耐高温高压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感温元件2,和与感温元件2的引出脚连接并伸出外壳1的导线3;外壳1为无缝不锈钢管,导线3为四线制屏蔽导线;
所述外壳1管口有法兰盘11,外壳1内由管口到管底依次有屏蔽网12、限位块13和安装座14;所述感温元件2位于限位块13和安装座14之间,感温元件2一个引出脚与导线3的第一组同色线31焊接,感温元件2另一个引出脚与导线3的第二组同色线32焊接;限位块13为聚醚醚酮材料;所述第一组同色线31和第二组同色线32上均套有耐高温小管径绝缘管41,提高本实用新型耐高温和高压的性能;所述耐高温小管径绝缘管41位于限位块13上的导线槽131内;所述限位块13被耐高温大管径绝缘管42包裹,感温元件2不包裹,既保护了感温元件2的绝缘性又提高传感器响应时间、耐高温、耐高压。
所述屏蔽网12上缠绕着多层耐高温绝缘胶带43,能有效屏蔽外来干扰。
所述外壳1内壁有高导热率灌封胶44;高导热率灌封胶44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导热率、极佳的绝缘性能之外,灌封时应避免出现绝热层、气隙等妨碍热传导的结构或制造缺陷,提高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密封性。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5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CWDM的内部固定结构
- 下一篇:空调新风口防尘装置和应用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