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气式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6580.5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蔡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5/08 | 分类号: | A47J45/08;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盖的金属把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气式把手,包括:锅盖、散热部,所述底座、出风板均为中空的锥台形,所述底座通过底部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与锅盖啮合连接,所述出风板的底面与出风箱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出风板的底部直径小于出风箱的内径,出风板与出风箱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式把手使人工不需要带手套就可以移动锅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盖把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气式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化家庭厨房内烹饪容器及炒菜锅等餐饮炊具都使用了金属材质,因为金属材质较为美观,同时也符合现代化家庭的多元化设计,这样的炒菜锅盖顶部的把手较为美观,但同时也存在烹饪肉菜或者需要闷锅的菜品时,锅盖是需要盖上的,做这类菜时一般用时都在二十分钟以上,锅盖把手是金属材质,导热性能较高,使锅盖把手持续的受到热传导及热辐射,使温度不断升高,人手无法直接触碰,会造成烫伤等危害,只能使用手套或者其他手段去解决,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式把手使人工不需要带手套就可以移动锅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气式把手,包括:锅盖、散热部;
所述散热部设置在锅盖顶面中部,所述散热部的底部与锅盖为螺栓啮合连接;
所述散热部包括:底座、固定杆、出风箱、出风板、支撑架、把手;
所述底座、出风板均为中空的锥台形,所述底座通过底部的螺纹孔与锅盖啮合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面与锅盖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底座通过固定杆与其上方的出风箱相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在出风箱内部,底座、出风箱、出风板均同轴设置;
所述出风板的底面与出风箱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出风板的底部直径小于出风箱的内径,出风板与出风箱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使出风箱与出风板之间形成开口槽,所述出风板的顶面设有出风口;
所述出风板顶面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为多个圆柱体组成,所述支撑架顶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圆环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的直径略小于出风板的底部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箱外周壁上开有导风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板顶部为花瓶口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把手四周的热气快速的抽离,使整个把手持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降低自身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部拆分后细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盖散热部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气式把手,包括:锅盖1、散热部2;
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部2设置在锅盖1顶面中部,所述散热部2的底部与锅盖1为螺栓啮合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散热部2包括:底座21、固定杆22、出风箱23、出风板24、支撑架25、把手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6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循环显微镜用新型颈托架
- 下一篇:一种可节流的液体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