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6704.X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林;夏成兴;颜汝平;李志鹏;袁顺辉;何进;禹路;何术臣;李海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6505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尿道 膀胱 肿瘤 前突式 等离子 针状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包括两根电极杆和电极刀头,两根所述电极杆尾端与电源连接线连接,首端与所述电极刀头连接,所述电极刀头包括竖向段和横向段,所述竖向段包括两根底部分别与两根所述电极杆连接的竖向电极,两根所述竖向电极的顶部朝向首端折弯形成所述横向段,所述横向段的两根电极在首端捏合成针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可插入膀胱粘膜层,可有效实现分层切割;可在电极插入粘膜后,术中实现挑切的操作,并有效避开膀胱肿瘤,实现准确高效剜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
背景技术
非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是最常见的膀胱肿瘤,现如今临床上等离子电极被广泛的用于NMIBC的微创手术治疗。如应用等离子环状电极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现临床金标准),及近年来逐步被认可的应用等离子柱状电极行膀胱肿瘤剜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等离子环状电极)方法为调整电凝功率60w,电切功率160w,自距肿瘤1mm粘膜开始切割,直至深肌层,同事电凝止血。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等离子柱状电极)方法为调整电切功率140-160w,电凝功率60-80w。从肿瘤基底外缘1cm开始环形切割,逐步向肌层扩大切除范围及深度,切除范围大肿瘤基底部,创面彻底止血。而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得益于其保留了膀胱组织层次,整块剜除肿瘤的特点,近年来逐渐有替代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趋势。
然而现有的应用等离子柱状电极行膀胱肿瘤剜除术,对于完成该术式有以下缺陷:1、膀胱肿瘤多呈菜花样生长,应用笔直的柱状电极在切割过程中肿瘤组织会对视野有一定程度的遮挡,术中准确识别肿瘤基底部边缘存在一定难度;2、柱状电极由于其形状限制,无法在手术中实现“挑”的动作,无法实现分层切割;3、笔直的柱状电极在切割过程中存在灼烧肿瘤组织的现象,灼烧后破碎的肿瘤组织加重了肿瘤细胞的播散,有增高术后复发率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针状电极并调整针状电极形状,长度及切割角度达到了准确剜除膀胱肿瘤,并可实现分层切割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包括两根电极杆和电极刀头,两根所述电极杆尾端与电源连接线连接,首端与所述电极刀头连接,所述电极刀头包括竖向段和横向段,所述竖向段包括两根底部分别与两根所述电极杆连接的竖向电极,两根所述竖向电极的顶部朝向首端折弯形成所述横向段,所述横向段的两根电极在首端捏合成针状。
优选地,所述竖向段与所述电极杆之间的夹角为80°。
优选地,所述横向段与所述竖向段支架的夹角为80°。
优选地,所述横向段的长度为2mm。
优选地,所述竖向段的两个电极上套设置有透明的绝缘套。
优选地,两根所述电极杆与所述竖向段连接的首端还分别设置有一绝缘体。
优选地,两根所述电极杆上套设有绝缘手柄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针状电极可插入膀胱粘膜层,可有效实现分层切割。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由于有两个80°折角的存在,术中可推起膀胱肿瘤,准确识别肿瘤基底部边缘,切割肿瘤更为精准并避免了在切割过程中灼烧到肿瘤组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6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