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染色机的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8044.9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1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兴 |
地址: | 31203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染色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机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流染色机的过滤器,包括滤缸本体和滤网,滤缸本体设于染色机的机架上且滤缸本体包括储液腔和过滤腔,过滤腔上开设有进液口,储液腔上开设有出液口,进液口与染缸相连接,出液口与主泵相连接,滤网设于滤缸本体内并将储液腔和过滤腔隔离,过滤腔内设有用于清洁滤网表面粘附的毛屑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气缸和刮板,气缸竖直设于染色机的机架上,气缸的输出轴穿过滤缸本体的内壁并与刮板相连接,刮板靠近储液腔的一侧与滤网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在染色机工作的过程中对滤网进行清理,使滤网时刻保持畅通状态,从而使通过喷嘴的染液量一直处于正常状态,提高染色质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色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流染色机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染色机是一种为织物染色的常用机器,过滤器是气流染色机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染色机利用染料完全穿透织物,从而使得织物吸收染料,但织物在机器内不停地循环运动过程中,由于布料和布料、布料和机器以及水流对布面的冲刷等作用力使得织物产生一定毛屑,这些毛屑混杂在染料中,须经过过滤器将染液与毛屑分开,以阻止毛屑进入染色缸,从而保持参与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染液的纯净度。在过滤器在阻挡毛屑的过程中,毛屑会依附在滤网表面,因此,需要对滤网进行清理,防止毛屑将滤网堵塞而影响染色。
现有的气流染色机需要人工定期对滤网进行清理,且每次清理时都需要在停机状态下进行,存在毛屑清理不及时而堵塞滤网的问题,从而导致滤网的流通量减小,影响染色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染色机的过滤器,能够在染色机工作的过程中对滤网进行清理,使滤网保持畅通状态,滤网的流通量保持稳定,提高染色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流染色机的过滤器,包括滤缸本体和滤网,所述滤缸本体设置于染色机的机架上且滤缸本体包括储液腔和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腔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染缸相连接,所述出液口与主泵相连接,所述滤网设置于储液腔和过滤腔之间并将储液腔和过滤腔隔离,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用于清洁滤网表面粘附的毛屑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气缸和刮板,所述气缸竖直设置于染色机的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滤缸本体的内壁且顶端与所述刮板相连接,所述刮板靠近储液腔的一侧与滤网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腔中的染液通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储液腔,储液腔中的染液从出液口由主泵输入至染缸中,染缸中染液在给织物染色后再从进液口进入到过滤腔中过滤,以此循环,染液中的毛屑被滤网截留并部分附着在滤网位于刮板所在侧的表面上,气缸驱动刮板相对滤网上下移动,以刮掉依附在滤网表面的毛屑,实现对滤网的实时清理,从而保证了滤网的流通性,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滤网表面毛屑进行清理,防止堵住滤网的滤孔,保证过滤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用于收集毛屑的储屑盒,所述储屑盒包括盒体和隔板,所述盒体设置于过滤腔的上方,所述隔板位于盒体内且竖直连接于滤缸本体上,隔板与盒体远离滤网的侧壁形成储屑室,隔板与靠近滤网的侧壁之间形成进屑室,且进屑室与储屑室上方连通,所述进屑室内开设有供刮板随活塞杆向上移动而进入储屑盒的连通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在气缸的推动下将依附在滤网表面的毛屑刮下,大部分毛屑掉落到刮板表面,并在气缸的继续推动下随着刮板进入进屑室,刮板上升到最高位置后,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刮板上的毛屑悬空,部分毛屑随着水流进入储屑室,进行储存,部分毛屑沿进屑室回落并在下一次刮板上升时被清理并带入储屑盒内,以此循环。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包括用于接收毛屑的接收板和用于阻挡毛屑掉落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和接收板首尾连接,且阻挡板设沿靠近进屑室的方向逐渐降低,接收板沿远离进屑室的方向逐渐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强度验证装置
- 下一篇:RFID智能托盘及信息读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