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8145.6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9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涛;刘生平;李少友;杨海洋;郭宏博;曹亚博;陈俊吉;金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徐丽娜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站 市政 共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所述市政管沟包括第一市政管沟和第二市政管沟;所述第一市政管沟与所述第二市政管沟在所述地铁车站外交叉,在交叉位置处所述第二市政管沟半包围所述第一市政管沟。该技术方案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克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二次开挖破坏路面并影响路面交通以及在开挖过程中破坏地铁车站防水进而影响地铁车站运营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节约投资,通过第一市政管沟和第二市政管沟能够对管线进行集中管理并与地铁车站结构脱开设置,方便设计和施工,同时也方便各自产权单位管理,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用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地下轨道工程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其地下市政管网敷设密集,明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在开挖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市政管线的迁改。待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管线回迁车站顶板覆土后,在使用过程中又面临管线维修或扩容改造的问题。现有技术在处理该类工程问题时,一般会对路面进行二次开挖,影响路面交通,也可能在开挖过程中破坏车站防水,进而影响车站运营,社会经济影响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该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避免二次开挖破坏道路、避免破坏车站防水,方便设计和施工,同时也方便各自产权单位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所述市政管沟包括第一市政管沟和第二市政管沟;所述第一市政管沟与所述第二市政管沟在所述地铁车站外交叉,在交叉位置处所述第二市政管沟半包围所述第一市政管沟。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市政管沟为横向市政管沟,所述第二市政管沟为纵向市政管沟。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市政管沟为纵向市政管沟,所述第二市政管沟为横向市政管沟。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横向市政管沟设置在所述地铁车站的顶板上方,所述纵向市政管沟设置在所述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外侧。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横向市政管沟与所述地铁车站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纵向市政管沟与所述地铁车站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市政管沟多于一条;所述第二市政管沟多于一条。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市政管沟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所述第二市政管沟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横向市政管沟为混凝土结构,所述横向市政管沟与所述地铁车站的顶板分开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纵向市政管沟为混凝土结构,所述纵向市政管沟与所述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分开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市政管沟与所述第二市政管沟在除所述交叉处之外的位置等高。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市政管沟包括第一市政管沟和第二市政管沟,第一市政管沟与第二市政管沟在地铁车站外交叉,在交叉位置处,第一市政管沟在第二市政管沟的上方,第二市政管沟半包围第一市政管沟,第二市政管沟在交叉处为“U”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入防篡改检测功能NFC标签的软木塞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