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内置离合驱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0707.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8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远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7/2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内置 离合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内置离合驱动,包括内置锁体,所述内置锁体表面设置有内面板,所述内置锁体内部与内面板表面插接有同一个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内部设置有防猫眼按钮,所述防猫眼按钮位于内部时候的内部一段滑动套接有防猫眼回位弹簧,所述内置锁体靠近内部设置有主体盖,所述内面板与主体盖之间设有把手回位支架,所述把手回位支架与内面板之间设置有把手回位弹簧,所述内把手表面与内面板之间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粗的顶杆作为卡紧方杆回位主体的部件,有效的防止暴力开启,并且将防猫眼按钮设计在内把手的内部,经过直接按压防猫眼按钮转动内把手,实现一手握的开门方式,操作简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内置离合驱动。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电子锁不能称之为智能锁,智能锁智能体现的标志是能否手机远程控制和与智能家居联动,与传统的机械锁相比,智能锁新增了指纹开锁、密码开锁等新方式,因此,其内部必须增加电子解锁的模块,通过电机带动离合器开锁。因此,电机、离合器成了非常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智能锁的整体安全性能。
然而,现有智能锁所具有的离合驱动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把手,使锁体内部方杆带动齿轮等机构,将锁销伸出或收回进行上锁和开锁,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推拉带动的限制转动片太单薄,在外面把手用长套管插上暴力开启,很容易暴力开启,并且防猫眼功能按钮在把手下方操作复杂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锁内置离合驱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内置离合驱动,通过采用加粗的顶杆作为卡紧方杆回位主体的部件,有效的防止暴力开启,并且将防猫眼按钮设计在内把手的内部,经过直接按压防猫眼按钮转动内把手,实现一手握的开门方式,操作简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锁内置离合驱动,包括内置锁体,所述内置锁体表面设置有内面板,所述内置锁体内部与内面板表面插接有同一个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内部设置有防猫眼按钮,所述防猫眼按钮位于内部时候的内部一段滑动套接有防猫眼回位弹簧,所述内置锁体靠近内部设置有主体盖,所述内面板与主体盖之间设有把手回位支架,所述把手回位支架与内面板之间设置有把手回位弹簧,所述内把手表面与内面板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内把手位于内置锁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方杆回位主体,所述方杆回位主体中心位置设置有方杆,所述方杆回位主体内部上下部分均设置有钢针,所述钢针表面套接有钢针回位弹簧,所述内置锁体内部靠近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伸出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表面活动套接有顶杆固定架,所述顶杆位于顶杆固定架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顶杆回位弹簧,所述顶杆的顶部一端与钢针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方杆位于内置锁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外把手,所述方杆内部为中空设置。
优选的,所述防猫眼按钮为长钉形设置,且位于内把手内部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方杆回位主体位于内置锁体内部的一面设置有回位支架,所述回位支架与方杆回位主体之间采用回位弹簧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采用智能锁专用机,且电机的一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顶杆采用加粗设置。
优选的,所述内把手内部位于防猫眼回位弹簧的一段内径尺寸大于防猫眼按钮外径尺寸,所述顶杆固定架位于顶杆回位弹簧部分的内径尺寸大于顶杆外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粗的顶杆作为卡紧方杆回位主体的部件,有利于代替直接采用电机推拉带的限制转动片,从而有效的防止暴力开启,并且将防猫眼按钮设计在内把手的内部,经过直接按压防猫眼按钮转动内把手,实现一手握的开门方式,操作简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远,未经吴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0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