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发电指纹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0778.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0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杰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00;E05B3/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轩文君 |
地址: | 4614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指纹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发电指纹锁,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把手与锁轴装置之间的连接轴进行分离处理,采用一组相互配合的摩擦片,将其中一个摩擦片安装在把手内滑动配合的第二柱体的轴端,利用半径大小不一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与各自圆孔之间的配合,使压簧将第一柱体始终向外推动,确保两组摩擦片的可靠传动,第一柱体向后压缩压簧,两组摩擦片分离,把手的卡紧状态被解除,利用驱动齿轮驱动单向传动变速装置实现自发电,同时引入了一种拉绳式的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发电效率高,不占用空间,操作简单方便,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发电指纹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电子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用电来进行控制和驱动,因此一般需要使用电池供电。然而,在长时间使用中,一旦电池电量耗尽,可能造成电子锁无法打开或安全上锁,造成使用不便,电池的频繁更换也增加了电子锁的使用成本,废弃电池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为了解决电池持续稳定供电的问题,部分产品采用了自发电装置,在操作把手开门的过程中带动锁内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但是由于把手的转动行程是有限的,因此存储的电量也是有限的,对于回家时间间隔比较长的人来说,由于不能频繁触发发电机,使得在使用者再次回家进行解锁时,由于可充电电池内的电量逸失,导致密码锁没有足够的电量启动指纹或者键盘解锁装置,且此时,把手被锁轴装置进行卡死不能进行转动发电,如此会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同时,现有技术中只能沿着把手转动的一个方向进行发电,发电的电量有限,因此我们亟待一种可以在把手的回程中也可以进行发电,且不会出现上述情况的自发电指纹锁用以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发电指纹锁用以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自发电指纹锁,包括锁体,在锁体上设有指纹识别器和密码键盘,锁体内设有发电机、可充电电池、控制电路和锁轴结构,且六者之间电连接,所述的锁体上转动连接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置于锁体内的部分同轴连接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驱动连接一单向传动变速装置,所述的单向传动变速装置的输出轴与发电机的输入轴相连接,满足驱动齿轮驱动单向传动变速装置为发电机进行发电,所述的把手的转轴内开有自前至后贯通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孔,所述的第一圆孔内经沿键轴向滑动连接第一柱体,所述的第一柱体的后端连接有与第二圆孔滑动配合的第二柱体,所述的第一柱体的后端与第一圆孔的底部连接有一套设在第二柱体外的压簧,所述的第二柱体的后端连接一置于把手转轴后侧的第一摩擦片,所述的第一摩擦片的前端配合一转动连接在锁体内的环形的第二摩擦片,满足在压簧的作用下,两组摩擦片实现可靠传动,所述第一柱体的前端伸出把手且在把手上设置有用以限制第一柱体弹出的限位环,所述的第二摩擦片与锁轴结构的输入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单向传动变速装置包括单向传动装置和变速传动装置,且单向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与驱动齿轮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变速传动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变速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单向传动装置包括与驱动齿轮啮合且转动连接在锁体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小于驱动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同轴连接一置于其后方的半圆板,所述的半圆板的圆周边缘的中心位置处与锁体之间连接一伸缩式的杆状结构,且在杆状结构外套设一连接在锁体与半圆板之间的弹簧,满足在半圆板的转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在两端的位置的弹簧恢复力最小,所述的半圆板的后方依次同轴连接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所述的第一单向齿轮外啮合一转动连接在锁体内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啮合一转动连接在锁体内的第三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与第二单向齿轮外相啮合,所述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与所述变速传动装置的输入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杰,未经张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0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术写生静物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撬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