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施工区地面冒浆的清除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1383.2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剌宝成;王继峰;田思雨;王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10 | 分类号: | E01H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施工 地面 清除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盾构施工区地面冒浆的清除工具,包括立柱、机械臂、运动机构以及吸管;所述机械臂固定在立柱上;所述运动机构与机械臂相连带动机械臂绕立柱转动;所述吸管架设在机械臂上;吸管的一端设置有吸嘴,且吸嘴始终与地面垂直。吸嘴包括设置在吸管一端的侧管口以及真空吸盘;所述侧管口开设在吸管上的下口小管道且与吸管内部相贯通;所述真空吸盘位于侧管口的上方并将侧管口完全包覆,真空吸盘为喇叭式开口,所述喇叭式开口将侧管口完全包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冒浆的清除效率高,自动化作业能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人工成本,且施工方法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地面冒浆清除工具及清除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盾构施工区地面冒浆的清除工具。
背景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法指的是利用盾构机,一方面控制开挖面及围岩不发生坍塌失稳事故,一方面进行隧道掘进、出渣,并在机内完成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不扰动围岩而修筑隧道的一种方法。
在采用上述方法对隧道进行施工时常会发生冒浆情况,目前盾构施工区域地面冒浆之后采取的处理措施是人工清除地面冒浆,但该施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因此需要实用新型出更高效的工具来清除地面冒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便捷,地面冒浆的清除效率高,可自动化作业清理冒浆,能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人工成本、且施工方法更加环保的盾构施工区地面冒浆的清除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盾构施工区地面冒浆的清除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施工区地面冒浆的清除工具包括立柱、机械臂、运动机构以及吸管;所述机械臂设置在立柱上;所述运动机构与机械臂相连带动机械臂绕立柱转动;所述吸管架设在机械臂上;吸管的一端设置有吸嘴,且吸嘴始终与地面垂直。
上述吸嘴包括设置在吸管一端的侧管口以及真空吸盘;所述侧管口开设在吸管上的下口小管道且与吸管内部相贯通;所述真空吸盘位于侧管口的上方并将侧管口完全包覆。
上述真空吸盘为喇叭式开口,所述喇叭式开口将侧管口完全包覆。
上述机械臂包括依次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竖直杆;所述第一连接臂绕立柱转动;所述第二连接臂绕第一连接臂转动;所述竖直杆的轴向始终与地面垂直;所述吸管一端的吸嘴沿着竖直杆与地面垂直。
上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气压缸和第二气压缸;所述第一气压缸的固定端固定在立杆上,第一气压缸的移动端与第一连接臂相连,第一连接臂在第一气压缸作用下相对于立柱转动;所述第二气压缸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一连接臂上,第二气压缸的移动端与第二连接臂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臂在第二气压缸作用下沿着第二转轴相对于第一连接臂转动。
上述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立柱通过轴承与底座连接并沿着底座的圆周方向自由转动。
上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盾构施工区地面冒浆的清除工具包括立柱、机械臂、运动机构以及吸管;机械臂固定在立柱上;运动机构与机械臂相连带动机械臂绕立柱转动用以调节吸管置于待清除冒浆上方;吸管架设在机械臂上,吸管的一端设置有吸嘴,且吸嘴始终与地面垂直。本实用新型清除冒浆的工具结构简单,能自动化、有效的清除冒浆,缩短施工周期,且不需要施工人员手持工具清除地面泥浆,节省了劳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1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