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透波轻质蜂窝夹层防弹天线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3246.2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1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胜;王海东;李东升;杨杨;卜敬;白龙斌;贾丹;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 |
代理公司: | 13124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罩主体 底面部 防弹 蜂窝层 天线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 原材料制备 蜂窝夹层 弧形折弯 透波性能 支撑作用 中部隆起 平面状 内凹 内芯 轻质 筒状 透波 罩体 匹配 收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透波轻质蜂窝夹层防弹天线罩,包括天线罩主体,其所述的天线罩主体为内凹的罩体,天线罩主体的内芯为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蜂窝层,位于蜂窝层外形状相匹配的具有用于防弹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天线罩主体为筒状,天线罩主体包括作为边面的边面部和作为底面的底面部,所述的边面部呈中部隆起两端收缩的弧形,所述的底面部为平面状,底面部与边面部通过弧形折弯连接,底面部与边面部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小于120°,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原材料制备防弹天线罩,具有较高的透波性能、防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波轻质蜂窝夹层防弹天线罩。
背景技术
天线罩也称为雷达罩,其作用是保护天线和天线系统免受外界恶劣环境如风沙、雨雪、冰雹、盐雾、尘土、昆虫及低温和高温天气的损害,同时给天线系统提供类透明电磁窗口,通常是由天然或者人工合成复合材料制作成的物理隔离环境。随着常规武器的威胁等级逐步提高,常规的天线罩已无法满足战场的需求,天线罩的高频工作、防弹性能提高和重量轻量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防弹所用材料按照原材料种类分为金属板防弹材料、陶瓷板防弹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和组合防弹材料等。结合天线罩透波的需求,高性能纤维复合板防弹材料成为唯一能满足性能要求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板防弹材料是采用一种或多种高性能纤维织物或其铺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与树脂基体复合而制得的具有一定防弹性能的材料。高性能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低密度、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适当的断裂伸长率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等。因此目前防弹天线罩多选用单层防弹材料结构,其重量较常规天线罩重,整体刚度差。文献1中报道中电科10所联合四川辉腾公司在国内首次制备出基于芳纶Ⅲ复合材料的单层防弹天线罩,具有极好的防护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电性能、机械性能、环境耐受性,能为系统提供全寿命周期的有效保护,以6.4mm厚的天线罩为例,其V50值达510m/s以上,L波段透波率达90%以上。而作为天线罩常用的夹层结构,文献2中报道海军空军大学的陈昕等将厚度为31mm的UHMWPE层合板作为夹芯结构的防弹层,在S波段的透波率大于97.8%,平均值达到了98.6%,能够防御某型反辐射导弹在15m处爆炸产生的破片冲击。但该结构天线罩重量较重,刚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透波轻质蜂窝夹层防弹天线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透波轻质蜂窝夹层防弹天线罩,包括天线罩主体,其所述的天线罩主体为内凹的罩体,天线罩主体的内芯为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蜂窝层,位于蜂窝层外形状相匹配的具有用于防弹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
天线罩主体为筒状,天线罩主体包括作为边面的边面部和作为底面的底面部,所述的边面部呈中部隆起两端收缩的弧形,所述的底面部为平面状,底面部与边面部通过弧形折弯连接,底面部与边面部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小于120°。
进一步的,位于蜂窝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之间还设有用于粘合过渡的过渡层。
进一步的,过渡层为石英环氧玻璃纤维。
进一步的,位于蜂窝层内还设有用于匹配天线罩透波性能和提高天线罩整体环境适应性的匹配层。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制备防弹天线罩,其防弹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相对分子质量高、主链结合好、取向度和结晶度高等特点,其比强度是目前使用的纤维中最高的,而且具有强度高、密度小、模量高,能抗紫外线和耐化学物品腐蚀,以及耐低温、使用寿命长,并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抗切割韧性等优点,防弹性能超过芳纶纤维,分别是E玻璃纤维、芳纶和碳纤维的3、2.6和1.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3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达天线安装座组件及隧道衬砌检测车辆
- 下一篇:一种快接式射频定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