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粘壁喷雾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4985.3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王坚;邬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哈泰雷碳化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B01D50/00;B01D46/1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夏慧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粘壁 喷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粘壁喷雾造粒装置,包括造粒塔、热风装置、热风分配器、雾化器和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包括送风机、空气制冷器、空气加热器、环形管和多个倾斜朝上设置的送风管,多个送风管均匀圆周固定在造粒塔的下部,且送风管的一端与环形管连通,送风管的另一端伸入设置在造粒塔内,空气制冷器的进风口与空气加热器的进风口分别与送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空气制冷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环形管连通,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环形管连通;优点是能防止物料粘壁,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造粒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防粘壁喷雾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喷雾造粒装置是一种将粉浆雾化并喷入造粒塔,在雾化和热风的作用下粉浆得以干燥、团聚,从而得到团粒的造粒设备,其不仅在传统陶瓷、有机及无机化工、粉末冶金、食品、医药工业中广泛应用,而且在各种现代电子、功能陶瓷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喷雾造粒装置一般包括造粒塔、热风装置、热风分配器和雾化器,热风分配器固定在造粒塔的顶部,且通过热风管与热风装置连通,雾化器设置在造粒塔内,且位于热风分配器的下方,雾化器还通过送料管与外部的送料装置连通,其工作原理是空气经过热风装置后,进入热风分配器内,热空气得以均匀进入造粒塔内,料液则通过送料装置输送至雾化器中,使料液喷成极小的雾状液滴,料液和热空气并流接触,水分迅速蒸发,在极短时间内干燥成成品,成品由造粒塔底部排出。
但是上述装置存在如下问题:未干燥完全的物料被甩到造粒塔内壁上后,非常容易粘附在上面,物料粘壁不仅不利于收集操作,而且如果不得到即时的清理,粘滞较长时间的物料会发生变质等情况,若结块落入塔底后,还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壁喷雾造粒装置,其能防止物料粘壁,提高产品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粘壁喷雾造粒装置,包括造粒塔、热风装置、热风分配器和雾化器,所述的造粒塔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所述的热风分配器固定在所述的造粒塔的顶部,且通过热风管与所述的热风装置连通,所述的雾化器设置在所述的造粒塔内,且位于所述的热风分配器的下方,所述的雾化器还通过送料管与外部的送料装置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粘壁喷雾造粒装置还包括吹风机构,所述的吹风机构包括送风机、空气制冷器、空气加热器、环形管和多个倾斜朝上设置的送风管,多个所述的送风管均匀圆周固定在所述的造粒塔的下部,且所述的送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的环形管连通,所述的送风管的另一端伸入设置在所述的造粒塔内,所述的空气制冷器的进风口与所述的空气加热器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的送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的空气制冷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的环形管连通,所述的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的环形管连通。
所述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该结构中,第一调节阀用于控制空气制冷器与环形管之间的通断,第二调节阀用于控制空气加热器与环形管之间的通断,这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
所述的防粘壁喷雾造粒装置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的清洗机构包括清洗环、软管、气泵和升降单元,所述的清洗环通过所述的升降单元可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的造粒塔内,所述的清洗环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的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清洗环连接,所述的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造粒塔的顶部后与所述的气泵连接。该结构中,清洗机构用来清洗粘附在造粒塔侧壁上的物料,升降单元用来控制清洗环的上下位置,当气泵工作时,产生的气流依次通过软管和清洗环后,由清洗环的出气口喷出,喷出的气流作用于造粒塔的内侧壁上,能够有效去除粘附的物料,采用软管是为了方便清洗环的上下运动,其中,气泵根据实际需求可固定在造粒塔的顶部或者其他位置。
所述的清洗环的周侧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的造粒塔的内壁相接触的刷毛。该结构中,刷毛的设置利于刷去粘附的物料,清洗更加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哈泰雷碳化物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哈泰雷碳化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4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施工用辅助旋转装置
- 下一篇:配电线路调弧垂技能培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