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6261.2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兵;张昌绪;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能科技(宁夏)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750411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负极 铜箔 打皱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之间为第一空箔区,第二敷料区宽度为第一敷料区的两倍,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的外侧均设有第二空箔区。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三条敷料区其中的两条合并为一条,使敷料区之间仅留有一条空箔区,从而解决在加速涂布,因设有两条空箔区而导致其中一条空箔区打皱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铜箔的涂布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性能最优的二次电池产品,极片制作工艺是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础,所以对此环节所用设备的精度、智能化水平、生产性能的可靠性以及产品良率等要求非常高。目前锂电池生产成本普遍偏高,提效率降成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涂布提速是行业发展方向。涂布速度的加快导致极片容易打皱、断带。因此在高速涂布时改善极片打皱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负极铜箔涂布时,铜箔上设有三条敷料区,敷料区之间设有空箔区。在加速涂布时,在空箔区容易产生打皱现象,可通过调试调节辊和走带张力改善空箔区的打皱现象,但由于烘箱温度过高,这种调节无法同时改善连续两个空箔区的打皱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之间为第一空箔区,第二敷料区宽度为第一敷料区的两倍,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的外侧均设有第二空箔区。
进一步的,第一空箔区和第二空箔区的宽度均为19mm。
进一步的,第一敷料区宽度为192.5mm,第二敷料区宽度为385mm。
进一步的,第一敷料区宽度为192.5±0.5mm,第二敷料区宽度为385±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将现有技术中的三条敷料区其中的两条合并为一条,使敷料区之间仅留有一条空箔区,从而解决在加速涂布,因设有两条空箔区而导致其中一条空箔区打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铜箔涂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涂布结构,包括在铜箔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敷料区8和第二敷料区10,第一敷料区8和第二敷料区10之间为第一空箔区9,第二敷料区10宽度为第一敷料区8的两倍,第一敷料区8和第二敷料区10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空箔区a7和第二空箔区b11。
现有技术中铜箔涂布结构如图2所示,敷料区a1和敷料区b2之间设有空箔区b5,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之间设有空箔区c4,敷料区a1外侧设有空箔区a6。敷料区a1、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宽度均为192.5mm,空箔区a6宽19mm,空箔区b5和空箔区c4宽度均为21m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敷料区b2和敷料区c3合并为第二敷料区10,,仅在第二敷料区10与第一敷料区8之间设有第一空箔区9,可通过调试调节辊和走带张力改善第一空箔区9的打皱现象,从而解决在加速涂布时多条空箔区无法同时改善打皱情况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能科技(宁夏)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龙能科技(宁夏)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6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充电桩电能计量控制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