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刃打孔钻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6665.1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5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禹捷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刃打孔钻,包括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于连接杆顶部的钻头,钻头由四道切削刀组成,四道切削刀呈周向等间距分布,且四道切削刀均以钻头的中心点向后端部延伸;每道切削刀包括顶部的切削尖端、以及由切削尖端向后端部延伸的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以及第三切削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四道切削刀、四个刃尖和多个切削刃,随着切削逐渐深入,使得切削分成三段过程,切削点从四个到八个再到十二个,到整条切削刀切削,从而能够快速切削工件,打孔快,在工件还未发热或者发热很少的情况下,就已经切削打孔完成,从而减少和避免了工件损坏,提高工件品质,减少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刃打孔钻。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用于陶瓷、玻璃等材料物体的钻孔,常用的传统钻头的结构为:四刃并拢,形成一个刃尖技术;切削分成两段过程,切削点从1个到4个,再到整条切削刀切削。而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切削速度慢,导致打孔慢、打孔难,用时久,打孔时工件因发热出现损坏等问题,降低了工件质量,增加了工件的报废率,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用四道切削刀,能够快速切削工件,打孔快,有效提高工件品质的多刃打孔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刃打孔钻,包括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于连接杆顶部的钻头,所述钻头由四道切削刀组成,四道所述切削刀呈周向等间距分布,且四道所述切削刀均以钻头的中心点向后端部延伸;每道所述切削刀包括顶部的切削尖端、以及由切削尖端向后端部延伸的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以及第三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第三切削部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削部包括由切削尖端向后端部延伸的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部包括分别与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连接的第三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所述第三切削部包括分别与第三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连接的第五切削刃和第六切削刃。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分别与第三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切削点和第二切削点;所述第三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分别与第五切削刃和第六切削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切削点和第四切削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均呈直线状,所述第三切削部呈弧形状。
优选地,每两个所述第一切削部之间形成一V形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刃打孔钻,包括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于连接杆顶部的钻头,钻头由四道切削刀组成,四道切削刀呈周向等间距分布,且四道切削刀均以钻头的中心点向后端部延伸;每道切削刀包括顶部的切削尖端、以及由切削尖端向后端部延伸的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以及第三切削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四道切削刀、四个刃尖和多个切削刃,随着切削逐渐深入,使得切削分成三段过程,切削点从四个到八个再到十二个,到整条切削刀切削,从而能够快速切削工件,打孔快,在工件还未发热或者发热很少的情况下,就已经切削打孔完成,从而减少和避免了工件损坏,提高工件品质,减少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钻孔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钻孔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禹捷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禹捷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6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