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及地下水复合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9173.8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7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汤金来;尹炳奎;郑伟;王晓晨;邹艳萍;郑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洁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路锐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地下水 复合 修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及地下水复合修复系统,包括土壤修复隔离机构,用于将待修复区域与外界隔离;抽水机构,用于抽取待修复区域内的地下水的;集水箱,与抽水机构连接,用于存储地下水的;加药机构,用于向集水箱中投加药剂或专性微生物;修复机构,用于将集水箱内加好药的地下水均匀布撒至土壤待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隔离机构、抽水机构、加药机构和修复机构,通过抽取待修复区域内的地下水进行加药后再通过修复机构将混合后的药剂渗透至待修复区域,进行循环修复,大大提高了土水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及地下水复合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搬迁和建设等土地资源再开发利用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质量提出要求。目前土水复合污染即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同时受到污染的案例较多,土水耦合的污染特征也导致该类型场地的修复成为修复领域的难点之一。针对该类型场地的修复广泛采用异位技术,即将污染土体和地下水挖出和抽提出再进行修复或处置。该技术在修复过程一般需要较多工程机械及组合式水处理设备,这种方法不仅投入成本较大,修复效率较低而且施工过程中二次污染如厂界噪声、大气无组织排放较为严重,施工环境及安全管理要求较高。采用原位技术进行场地修复,避免大范围开挖转移及大型成套设备的使用是目前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鉴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实施的迫切性,理想原位修复系统应具备修复效率较高的特点;鉴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种类的复杂性,理想原位修复系统应具备调整切换修复模式的特点;鉴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成本控制的必要性,理想原位修复系统应具备节能及构造简单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土壤修复的方法不仅投入成本较大,效率较低而且二次污染较为严重问题提出一种土壤及地下水复合修复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及地下水复合修复系统,包括
隔离机构,用于将土壤的待修复区域与外界隔离;
抽水机构,用于抽取土壤待修复区域内的地下水;
集水箱,与抽水机构连接,用于存储地下水;
加药机构,用于向集水箱中加药;
修复机构,用于将集水箱内加好药的地下水均匀布撒至土壤待修复区域。
所述隔离机构为环形隔离桩。
所述抽水机构包括从土壤待修复区域表面延伸至土壤隔水层的至少一口集水井,以及通过管路连通集水井和集水箱的集水泵。
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药剂箱和用于将药剂箱中的药剂注入集水箱的注入泵。
所述注入泵与集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阀。
所述修复机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于土壤待修复区域表面的砂质布水层、碳毡层和颗粒层;所述颗粒层内布置有与集水箱连通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连通有布水泵。
所述修复机构的布水管连通至集水箱的内腔底部。
还包括水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土壤待修复区域地下水水位。
所述水力控制机构包括从土壤待修复区域表面伸入地底的水力控制井和清水箱,以及通过管路连通在水力控制井和清水箱之间的控制泵。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隔离机构、抽水机构、加药机构和修复机构,通过抽取待修复区域内的地下水进行加药后再通过修复机构将混合后的药剂渗透至待修复区域,进行循环修复,大大提高了修复效果。
(2)本实用新型隔离机构为环形隔离桩,能够保证将土壤待修复区域与外界进行隔离,保证药剂不会流入外界,保证了药剂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洁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洁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9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路面取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防静电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