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下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0641.3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通成飞风电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9L3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腹板 接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下压工装,包括固定基座、框架和压紧组件,所述固定基座与风电叶片的模具框架固定,所述框架分别与固定基座和压紧组件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下压部和用于下压腹板的两块活动压块,所述活动压块与下压部转动连接。具有上述结构的下压工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压块不能根据叶片的具体情况调整位置造成粘接胶厚度无法控制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下压工装。
背景技术
风能已经成为能源领域最具商业推广前景的项目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发展迅速。而风能叶片在风能发电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风电叶片作为机组的核心部件,风电叶片技术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由叶片的吸力面(SS)壳体、压力面(PS)壳体与腹板通过粘接剂粘接而成。
风电叶片为控制腹板下粘接胶厚度,腹板在粘接后使用下压工装,通过对腹板法兰施加力来调整下压行程,从而控制粘接胶厚度。现有下压工装使用的压块为固定式压块,对腹板进行粘接后下压。由于腹板法兰存在角度,且腹板的前后及左右位置存在一定偏差,造成每支叶片下压工装位置的腹板高度、腹板左右位置及腹板法兰角度均不相同,使用现有的腹板下压工装时会出现下压接触位置错误,或不能接触等情况,导致无法有效施加下压力,达不到控制腹板下粘接胶厚度的目的。最后还需人工增加木质垫块,浪费人工,且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下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压块不能根据叶片的具体情况调整位置造成粘接胶厚度无法控制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下压工装,包括固定基座、框架和压紧组件,所述固定基座与风电叶片的模具固定,所述框架分别与固定基座和压紧组件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下压部和用于下压腹板的两块活动压块,所述活动压块与下压部转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下压部在下压的过程中,由于活动压块与下压部转动连接,活动压块可随腹板高度、腹板左右位置及腹板法兰角度的变化自行调整,与腹板法兰完全接触贴实,达到施加下压力,控制腹板下粘接胶厚度的目的。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①固定基座起到了固定整个下压工装的作用。②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压块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活动压块,能够去适应腹板高度、腹板左右位置及腹板法兰角度,实现与腹板法兰完全接触贴实。无需后期增加垫块,节省了人工,并且小雅效果也非常好,达到了准确控制腹板下粘接胶厚度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下压部包括压紧螺杆、压紧横杆、固定块和转动件,所述压紧螺杆穿过框架,并与框架螺纹连接,压紧螺杆转动连接在压紧横杆上,所述固定块和转动件分别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在压紧横杆的两侧,两个所述转动件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上,两个所述转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压块固定连接。
转动压紧螺杆,由于压紧螺杆与框架螺纹连接,压紧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会竖向移动,从而带动压紧横杆和固定块移动,固定块带动活动压块移动。活动压块在下压的过程中,可随腹板高度、腹板左右位置及腹板法兰角度的变化自行调整,与腹板法兰完全接触贴实。通过压紧螺杆的转动来实现对腹板的下压,能够更好地控制腹板下粘接胶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压紧螺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紧横杆上。
进一步,所述压紧螺杆上方固定有转杆。转杆方便操作者对压紧螺杆进行转动。
进一步,所述转动件为销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下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通成飞风电设备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重通成飞风电设备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0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