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0877.7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天地元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1/36;F28F9/22;F28F9/2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气体 冷冻 干燥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可以改善现有设备结构不紧凑、气水分离效果不好、容易冰堵、压缩气体进出压差大的问题。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管,及设于第一管内的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底部不接触第一管底部,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形成气液分离腔,所述气液分离腔底部形成集液腔,所述第二管中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分别设有制冷源出口及制冷源进口,所述制冷腔连通气体进口,还包括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第三管,所述第三管一端连通外界作为气体出口,另一端连通集液腔上部,气体从气体进口进入,经制冷腔冷却、经气液分离腔气水分离后,析出冷凝液,冷凝液流至集液腔,气体通过第三管从气体出口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干燥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空气干燥机的换热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一般冷冻式干燥机换热的结构,如图6所示,1a-冷热交换器、2a-蒸发器、3a-气液分离器分开的桶体制作,结构复杂,制作复杂,体积庞大,蒸发器采用铜铝翅片式或不锈钢翅片式换热器,翅片间隙小,冷凝液在蒸发器中容易结冰,产生冰堵现象。第二类,板式或板翅式冷干机换热器,如图7所示,这种换热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冷热交换和蒸发器采用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或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焊口容易泄露且无法维修;2、板片较薄,也容易腐蚀穿孔且不能维修;3、由于体积较小,汽液分离效果不好;如果外置汽液分离器,达不到结构紧凑的效果;4、板片间隙小,易被脏物堵塞,积累较多脏物会影响换热效果,并且阻力增加,使得压缩空气的进出口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差,而且冷凝液在蒸发器中容易结冰堵塞压缩空气通道,产生冰堵现象;5、制作复杂,只有专业的板式或板翅式换热器厂家才能制作,成本高。第三类,冷热交换器、蒸发器内置于一个桶内的冷干机,如图8所示,图中:a-制冷剂入口,b-制冷剂出口,h-空气入口,i-空气出口,g-螺旋管,e-滤液网,f-蒸发器,蒸发器采用铜铝翅片式或不锈钢翅片式换热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翅片间隙小,冷凝液在蒸发器中容易结冰,产生冰堵现象;2)没有专门的气液分离装置,而是依靠自然重力析液,液分容易被气流带走,气液分离效果不好;3)制作精密度要求较高,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压缩空气干燥机的换热结构均不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结构紧凑、防腐不产生二次污染、压损小、减少冰堵及泄露现象、工艺简单、成本低、液汽分离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管,及设于第一管内的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底部不接触第一管底部,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形成气液分离腔,所述气液分离腔底部形成集液腔,所述第二管中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分别设有制冷源出口及制冷源进口,所述气液分离腔上部连通气体进口,还包括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第三管,所述第三管一端连通外界作为气体出口,另一端连通集液腔上部,气体从气体进口进入,经制冷腔冷却、经气液分离腔气水分离后,析出冷凝液,冷凝液流至集液腔,气体通过第三管从气体出口排出,所述第一管底部还设有一连通于集液腔下部的排液管,冷凝液由排液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顶部封闭,所述制冷腔内部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第四管,以增加换热面积,压缩气体在所述第四管内流动,制冷源在所述第四管外侧,所述第四管将气体进口和气液分离腔上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顶部敞开,所述制冷腔内设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第四管,压缩气体在所述第四管外侧流动,制冷源在所述第四管内侧流动,压缩气体从进口进入后经过所述第四管外侧后进入气液分离腔上部。
优选地,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二管内的第五管,所述第四管下端与第五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五管连通于所述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设置在所述第五管上部。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设置在第五管内,所述第三管顶部穿出于第五管形成所述气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天地元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天地元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0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固型的线槽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