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氟塑料垫圈冲制模具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1723.X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9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强;陶清;许奇;杨丽青;刘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鹰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宋振宇 |
地址: | 20044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氟塑料 垫圈 模具 脱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氟塑料垫圈冲制模具脱模机构,包括模柄、定位螺母、定位螺栓、弹簧、外刃冲头、内刃冲头、调节垫圈、推环、顶针、螺栓和螺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氟塑料垫圈冲制模具脱模机构,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生产同一批零件只需组装一次即可满足该批零件的大批量生产,模具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冲制模具,进一步说,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氟塑料垫圈冲制模具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氟塑料材料具有极高承载和超长寿命的特点,在飞机密封部位广泛使用,针对飞机氟塑料密封垫圈尺寸精度高、成形困难等特点,加工难度大。
目前市面上基本采用车制板料的方法来保证零件尺寸精度,模具的内外刃为一体式,加工过程可以保持较高的同心度,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但磨床修磨两刃口需保证两刃口在同一平面上,加工难度较大;对于不同规格的零件需要制作不同的刃口尺寸的冲头即可,内外刃无法组合成为新的模具;冲制过程中无法对材料进行固定和展平;方案一零件在冲制过程中,必须到达第三步才能完成脱模,推杆顶到冲床挡块,而模具整体在装夹夹具的带动下继续向上运动,使得推杆在模柄与冲头所形成的内腔中滑动,将废料从内刃口之间推出,同时在推杆的带动下四个顶针将零件从内外两刃口之间推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薄氟塑料垫圈冲制模具脱模机构,制作加工方便、结构简单、拆装方面、可重复利用模具,用于氟塑料零件的冲制,配合市面上现有的冲床从而达到批量化生产的目的。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模柄、定位螺母、定位螺栓、弹簧、外刃冲头、内刃冲头、调节垫圈、推环、顶针、螺栓和螺母;
所述模柄与外刃冲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模柄与外刃冲头内有尺寸相同的内腔;
所述内刃冲头通过定位螺栓与定位螺母与外刃冲头固定在一起;
所述推环安装在内刃冲头与外刃冲头之间;
所述外刃冲头制弹簧孔,安装四个弹簧用以推动推环和顶针将试件与废料从两刃口之间推出。
可选地,所述模柄与外刃冲头通过四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内刃冲头、外刃冲头之间装有调节垫圈,通过调节垫圈调整内刃与外刃高度,使内外刃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生产同一批零件只需组装一次即可满足该批零件的大批量生产,模具通用性强,针对不同规格的试件,满足试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下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上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模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外刃冲头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内刃冲头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调节垫圈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推环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调节螺栓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顶针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氟塑料冲制模具冲头图7刃口局部放大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鹰机械厂,未经上海海鹰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1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