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骨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2208.3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0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华英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骨钳,包括:两柄部,两柄部可枢转地相互连接;一柄部的上端设置有插杆嵌入部,另一柄部的上端设置有插杆设置部;插杆嵌入部匹配于插杆设置部;每一柄部的后端设置有手指孔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杆嵌入部和插杆设置部对软骨的咬合,能使得软骨细碎化,从而便于手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骨钳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学需要通过对大片状软骨进行切割,从而变成碎片状软骨,有利于再次回植入关节内;但是现有的钳体无法做到对软骨的细碎化,不利于手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骨钳,能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软骨钳,其中,包括:
两柄部,两所述柄部可枢转地相互连接;一所述柄部的上端设置有插杆嵌入部,另一所述柄部的上端设置有插杆设置部;所述插杆嵌入部匹配于所述插杆设置部;每一所述柄部的后端设置有手指孔部。
上述一种软骨钳,其中,所述插杆设置部包括第一板状结构和若干插杆,所述第一板状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所述插杆;若干所述插杆呈矩形阵列,并且若干所述插杆朝向所述插杆嵌入部设置。
上述一种软骨钳,其中,所述插杆嵌入部包括第二板状结构和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状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呈矩形阵列,并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匹配于所述插杆。
上述一种软骨钳,其中,两所述柄部由枢转处以上均设置为弧形杆,并且两所述弧形杆相合可形成橄榄形;两所述弧形杆的上端分别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板状结构和所述第二板状结构
上述一种软骨钳,其中,一所述柄部的中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另一所述柄部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通孔;设置有所述凹槽的所述柄部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的前后方向的内壁,并且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相匹配。
上述一种软骨钳,其中,两所述柄部由枢转处以下均设置为直线杆,并且两所述直线杆相合之间夹角为15°。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杆嵌入部和插杆设置部对软骨的咬合,能使得软骨细碎化,从而便于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骨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骨钳的上端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骨钳的两柄部合拢的示意图。
附图中:1、柄部;101、弧形杆;11、插杆嵌入部;111、第二板状结构;112、第一通孔;12、插杆设置部;121、板状结构;122、插杆;13、手指孔部;14、凹槽;15、通孔;16、直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骨钳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骨钳的上端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骨钳的两柄部合拢的示意图。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一种软骨钳,包括:
两柄部1,两柄部1可枢转地相互连接;一柄部1的上端设置有插杆嵌入部11,另一柄部1的上端设置有插杆设置部12;插杆嵌入部11匹配于插杆设置部12;每一柄部1的后端设置有手指孔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2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尘杯组件及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式行走保护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