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疲劳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2264.7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胜;杨丽;范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 |
代理公司: | 53113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安装 变速箱 试验箱 变速箱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 平移 驱动电机 疲劳试验装置 联轴器固定 偏心轮连杆 凹凸不平 挤压弹簧 驾驶状态 连杆两端 模拟汽车 实际工况 旋转套筒 震动弹簧 电机座 联轴器 碰撞板 偏心轴 凸轮盘 带轮 颠簸 测试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所述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带轮连杆两端固定安装有凸轮盘,所述偏心轮连杆远离偏心轴一端活动安装在变速箱固定座上,所述试验箱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弹簧,所述连杆还通过联轴器与旋转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固定座活动安装在试验箱开设的平移道内,所述平移道内还活动安装有碰撞座,所述挤压弹簧远离碰撞座一端固定安装有碰撞板,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汽车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而产生的颠簸感,有效保证了测试结果更贴近实际驾驶状态,同时能够在变速箱受到持续撞击的情况下对变速箱的稳定性进行测试,使得测试结果更加贴近与实际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速箱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1716579.1”的一种可快速装夹变速箱的测试台架,包括测试平台、电动机、扭矩传感器和离合器,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通过第三联轴器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变速箱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座成型有矩形孔,矩形孔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各成型有一个矩形槽,矩形孔插套在固定座的矩形凸台上,固定座还包括固定在离合器上的底板,矩形凸台的“十”字形槽内套接有两个“T”型锁销,“T”型锁销的凸部伸入到矩形槽内,“T”型锁销的凸部成型有左低右高的斜面,两个“T”型锁销之间固定有两个弹簧,上述装置通过连接座与固定座的快速装配,可以更加方便地将变速箱样品与测试台架连接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但是上述该可快速装夹变速箱的测试台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装置仅能够进行静态测试,难以模拟路况而进行动态测试,测试准确性较低;2、上述装置不能进行碰撞测试,无法模拟在不同状况下变速箱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疲劳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箱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通过轮带与第一从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位于试验箱内部,所述第一从动带轮的轴心两侧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三主动带轮,第二主动带轮通过轮带与第二从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带轮的轴心插设有带轮连杆,所述带轮连杆活动安装在连杆座内,所述带轮连杆两端固定安装有凸轮盘,两侧的所述凸轮盘的凸起处向对设置,所述第三主动带轮通过轮带与第三从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三从动带轮固定插设在主动斜齿轮连杆上,所述主动斜齿轮连杆上的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啮合,所述从动斜齿轮的轮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上活动套设有偏心轮连杆,所述偏心轮连杆远离偏心轴一端活动安装在变速箱固定座上,所述试验箱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弹簧,所述震动弹簧远离试验箱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凸轮盘穿过试验箱底部与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连杆还通过联轴器与旋转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筒活动安装在套筒座内,所述旋转套筒内活动插设有配合连杆,所述配合连杆固定安装在变速箱的轴心处,所述变速箱固定安装在变速箱固定座内,所述变速箱固定座活动安装在试验箱开设的平移道内,所述平移道内还活动安装有碰撞座,所述碰撞座靠近变速箱一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远离碰撞座一端固定安装有碰撞板,所述碰撞板与变速箱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试验箱一侧通过铰链活动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安装有玻璃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变速箱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平移道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变速箱固定座和碰撞座两侧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槽活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2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