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2355.0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洁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勒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缪恩生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型 车窗 遮阳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包括动力机构、玻璃,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导轨、挡杆、第一填充块、第二填充块、密封板、上导轨,所述下导轨粘结在所述玻璃的下边缘,所述上导轨粘结在所述玻璃的上边缘,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对应设置,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端头粘结有第一填充块。本实用新型上导轨、下导轨和密封板的设置防止了气流进入玻璃和遮阳布之间,有益于打开车窗,防止了遮阳布的波动,第一填充块、第二填充块的设置有益于防止下雨或清洁时水分进入玻璃和遮阳布之间形成水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改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改装是指根据汽车车主需要,将汽车制造厂家生产的原形车进行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机械性能的改动,主要包括车身改装和动力改装两种。
目前国内大多已有的汽车车门内饰板未配备窗帘结构,不能满足人们对舒适型的追求,尤其在夏天,车内即使有空调,后排乘客也不能避免刺眼的阳光。大多数公交车都是利用布帘的悬挂在车窗上方,利用滑动挂钩拉动布帘,但是这种遮阳布在开窗时摆动比较大,影响靠窗乘坐的乘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包括动力机构、玻璃,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导轨、挡杆、第一填充块、第二填充块、密封板、上导轨,所述下导轨设置在所述玻璃的下边缘,所述上导轨设置在所述玻璃的上边缘,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对应设置,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端头设置有第一填充块,所述第一填充块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填充块,所述第一填充块之间设置有所述挡杆,所述挡杆与所述玻璃为无缝粘结,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玻璃为无缝滑动连接,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都开设有滑槽和滑槽外侧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收集框、电机、转轴、挡板、遮阳布、滑块、支撑杆、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所述收集框固定在所述玻璃一侧,所述收集框下方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上方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收集框轴承连接,所述转轴周围设置有个所述挡板,所述转轴表面固定有所述遮阳布与所述第一钢丝绳和所述第二钢丝绳,所述遮阳布另一端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内部,所述遮阳布另一端头上下方固定在所述滑块内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遮阳布、所述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往复电机,且带有自锁功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绳穿过所述下导轨,端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下端头,所述第二钢丝绳穿过所述上导轨,端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端头。
有益效果在于:上导轨、下导轨和密封板的设置防止了气流进入玻璃和遮阳布之间,有益于打开车窗,防止了遮阳布的波动,第一填充块、第二填充块的设置有益于防止下雨或清洁时水分进入玻璃和遮阳布之间形成水雾。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控型车窗遮阳机构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勒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勒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2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倒灌风自动门装置
- 下一篇:汽车维修用安全防护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