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豆切丝油炸滤油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2757.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5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朝阳 |
主分类号: | A21B7/00 | 分类号: | A2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豆 油炸 一体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土豆切丝油炸滤油一体设备,包括用于储存油体的储油主体,储油主体为方体结构,储油主体内侧底部设有用于给油体加热的加热件,储油主体内侧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水平传送带、提升传送带和滤油传送带;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将土豆切成丝,而且能够控制土豆丝的油炸时间和温度,连续性制备热薯条,满足食客的需求,同时,结构简易,便于维护且价格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土豆切丝油炸滤油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薯条是人们喜爱食用的零食之一,薯条为通过土豆切丝、油炸制成。对于开薯条饮食店的商家来说,拥有一台价格低廉且能够规模制备薯条的设备尤为重要,能够满足客户对热薯条的需求,同时降低制作时间。习用商家薯条的制作,为通过购置已经切成丝的半成品土豆丝,商家采购后将半成品土豆丝放入油炸,人工计时,保证薯条的质量,由于;该方法制成的土豆丝不仅提高了商家薯条的制作成本,需要采购上游厂家的切丝的土豆,增加了一个采购环节,而且,上游厂家的土豆从生产制成土豆丝到下游炸薯条的商家手上需要很长的时间,土豆丝早已经不新鲜,同时增加了冷藏的费用也需要下游商家承担。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土豆炸薯条的设备,其能够快速将土豆切成丝,而且能够控制土豆丝的油炸时间和温度,连续性制备热薯条,满足食客的需求,同时,结构简易,便于维护且价格低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豆切丝油炸滤油一体设备,其能够快速将土豆切成丝,而且能够控制土豆丝的油炸时间和温度,连续性制备热薯条,满足食客的需求,同时,结构简易,便于维护且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豆切丝油炸滤油一体设备,包括用于储存油体的储油主体,储油主体为方体结构,储油主体内侧底部设有用于给油体加热的加热件,储油主体内侧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水平传送带、提升传送带和滤油传送带;储油主体上方设有土豆切丝机构,土豆切丝机构包括土豆收纳主体和设于土豆收纳主体内的油缸切丝机构;土豆收纳主体包括收纳盒体和收纳盖体,收纳盒体包括油缸收纳空间和土豆收纳空间;油缸切丝机构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活塞杆顶端设有推块,收纳盒体于活塞杆方向的一端端面设有切丝网格板,推块上设有复数个大小与切丝网格板网格大小适配的推体,推体横向方向的厚度与切丝网格板网格横向方向的深度一致。
进一步,收纳盖体开设有土豆投入口,土豆投入口外侧面设有漏斗结构的投料机构,土豆投入口位于土豆收纳空间的上方;储油主体于滤油传送带相反的一端内设有过滤格栅;储油主体于过滤格栅一端端面设有进油口,储油主体于另一端设有出油口。
更进一步,水平传送带浸没于储油主体的油体中,滤油传送带水平高度高于储油主体中的油体;水平传送带、提升传送带和滤油传送带均为金属网状结构。
更进一步,储油主体于滤油传送带传送方向一侧设有出料斗;过滤格栅与储油主体构成过滤空间,过滤空间上方设有过滤盖,过滤盖为抽屉结构。
优选地,切丝网格板于内侧方向的网体为刀刃结构,加热件为恒温电加热件。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缸切丝机构的活塞杆推动推块运动,通过土豆投入口进入到土豆收纳空间内的土豆在推块的推动下向前运动,在与切丝网格板的挤压过程中,将土豆切丝变成土豆丝,土豆丝掉入到浸没在高温油体的水平传送带中运动,通过调节水平传送带的运动输送即可实现对土豆丝油炸时间的控制,待土豆丝油炸完毕,土豆丝即从水平传送带进入到提升传送带进行垂直方向的提升,同时进行滤油,然后再进入滤油传送带进行进一步的滤油,最后再通过出料斗将热薯条传送出去,包装调味后即可进入餐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能够快速将新鲜的土豆切丝且油炸成薯条供食客食用,同时通过调节水平传送带的运动速度即可快速调节土豆丝在油体中的油炸时间,保证薯条的口感,而且结构简易,便于维护,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朝阳,未经陈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2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